1 / 8
文档名称:

ABS检测系统的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ABS检测系统的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DOC KING 2011/7/1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ABS检测系统的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南昌市科技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ABS检测系统的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选题的必要性
《ABS检测系统的开发》项目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汽车产业是我省乃至我国“十一五”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汽车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总的来说仍与国外有着相当的差距,在汽车安全性上表现尤为明显。
制动性能是机动车安全检测的重点项目之一,制动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道路交通安全。2003年,全国在用汽车保有量为24211615辆。而当年因机械故障造成的死亡人数为4527人,机械故障主要是制动失效和制动不良,此两项分别造成1389人和1972人死亡。因此,目前亟需开展对机动车制动性能检验技术的研究。
ABS理论的提出于1928年。1978年BOSCH公司与奔驰公司合作研制出三通道四轮带有数字式控制器的ABS系统,并批量装于奔驰轿车上。目前,国外 ABS 系统的制造技术已经成熟,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己成为绝大多数类型的汽车的标准装备,北美和西欧的各类客车和轻型货车ABS的装备率己达90%以上,轿车ABS的装备率在60%左右。现在主要的国外生产厂家有:德国的 BOSCH 公司、美国的 ITT TEVIS 公司、.(Kelsey Hayes)公司、DELCO 电子公司、日本的电装(NIPPON-DENSO)公司等,可提供20种以上的型号。
ABS系统在保持汽车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和有限度地缩短制动距离,提高汽车制动安全性方面作用明显,使得全世界对ABS的应用都非常重视。ABS作为现代汽车的一项关键性技术,它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在的 ABS 装车率明显不足。目前,我国政府己制定车辆安全性方面的强制性法规,其中,GB 12676-1999《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决定首先在重型车和大客车上安装电子控制式ABS,强制要求到2003年时,汽车制动时车轮不抱死;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又具体规定了必须安装的车型和时间。
ABS的目的就是控制车轮制动滑移率,使滑移率保持在λop的附近,以使车轮与路面的附着系数保持在峰值区间。当滑移率到达λop之前,制动器制动力迅速增加,以减少到达最大附着系数的时间。车轮的旋转超过稳定界限时,即滑移率超过λop后,迅速并适当减少制动器压力,使制动器力矩稍小于路面提供的力矩,使车轮旋转恢复到接近稳定界线的稳定区域。车轮的旋转重新达到稳定界限时,一边逐渐提高制动器压力,一边尽量保持车轮旋转状态接近稳定界限附近。使车轮在较窄的滑转率范围内旋转,充分保证汽车的操纵性和方向稳定性。目前车轮制动滑移率的控制方式广泛采用逻辑门限值控制。
逻辑门限值控制方式不涉及具体的控制数学模型,从而免去了大量的数学计算,使防抱控制这一复杂的非线性问题得以简化;执行机构也较易实现。
逻辑门限值控制方式的缺点是系统的控制逻辑比较复杂,控制不够平稳,且以此方式完成的ABS装置各类车型之间的互换性很差。因此,在开发、检测及维修ABS装置时,需要较多的时间和大量的试验来调整控制参数。
当前,在汽车维修当中,关于ABS系统制动效果的评价主要还是停留在定性分析的阶段,定量分析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目前,主要有青岛海泰电气股份合作公司生产的汽车ABS检测仪。该仪器能记录汽车制动过程中的各种物理参量(车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