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25、古诗两首1.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5、古诗两首1.doc

上传人:水中望月 2019/3/3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5、古诗两首1.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课题:25、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材简析】《回乡偶书》和《赠汪伦》这两首诗都是唐诗中的极品。它们流传之广、应用之多、影响之深,都难以估量。也许,孩子们会对“乡音无改鬓毛衰”觉得难以捉摸,却对“笑问客从何处来”产生出会心的微笑;也许,孩子们会对“桃花潭水深千尺”充满神往,却对“不及汪伦送我情”感到难以置信。《回乡偶书》里那个老人家,面对故乡的小顽童,在感叹时移世易之余,涌现在心头的或许是那鞍马困顿的人生旅途,是那故乡的清风明月,是那童年时听到的儿歌、吹起的牧笛,是“少小离家老大回”时急切的足音……贺知章一生仕途顺利,年逾八十告老还乡时,玄宗皇帝亲自作诗送别,还将镜湖赐给他,太子和百官为他饯别,可以说是“衣锦荣归”。但诗人没有描写那些为世俗所羡的情态,只是刻划一个久客回乡的普通人的真情实感。这一点与史籍记载贺知章一生临达豪迈、不慕荣利是一致的。《赠汪伦》里的李白和汪伦,桃花潭水和踏歌声,“将欲行”和“送我情”,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有形有情的写意画;桃花盛开,潭水轻漾;轻舟欲行,踏歌声起。这是一幅多么令人刻骨铭心的画面!这是多么真挚而动人的送别! 孩子们在读这两首诗的时候,一定会浮现出自己能感触到的画面或场景,一定会与贺知章、李白一路同行……【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第三册,115—117页【教学目标】(一)“客、何”等8个生字。会写“舟、乘”等6个字。,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二)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三),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珍惜友情。【重难点】认识8个生字,会写“舟、乘”等6个字。体会古诗的韵律和诗中的真情实感。通过学****诗文,让学生懂得热爱家乡、珍惜友情。【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据题质疑1、复****导入。同学们,咱们来玩个对古诗的游戏,背诵《咏柳》。(老师背上句,学生接下句。)2、介绍背景。(出示课件)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老爷爷,他的名字叫贺知章,这位老爷爷啊活了85岁,相传在他十岁的时候,就和父亲离开了家乡去求学,离开家乡后,和父亲两人生活十分艰苦,有的时候吃不上一口饭,有的时候穿不上一件完整的衣服,但是贺知章克服困难坚持读书,因此他的书读得非常好。他和爱喝酒的李白是好朋友,两人常常在一起喝酒、作诗,相处得十分融洽。八十三岁那年,贺知章迈着蹒跚的步子,回到了家乡。他回到村口遇到孩子们时的情景会是怎样的?3、揭示题目:今天,我们来学****古诗《回乡偶书》。(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4、解释题目: 通过预****知道题目的意思吗?(指导理解“偶”“书”各是什么意思?)二、学****生字1、自由读诗,边读边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或者你读懂了什么?2、请学生读古诗,其他同学当小老师评价、正音。3、检查生字:生字宝宝从古诗中走出来想和大家做好朋友呢。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生纠正。开火车读,齐读生字新词。交流怎样记住生字,想提醒或告诉大家什么。三、学****古诗1、生字宝宝夸大家学得好,想请大家再来读读古诗,该怎样读?2、指名读诗――范读(出示课件),生画节奏――男女生交换读(女生读,男生评,然后交换)――分组比赛读诗――齐读古诗3、交流你发现了什么?或者你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边观察插图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