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1].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1].doc

上传人:cjrl214 2019/3/3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1].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为保证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和课外群体活动有秩序地进行,本着勤俭节约办事业的精神,养成爱护公物的美德,为此,特订出以下几条管理制度。一、健全保管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保管员负责处理借用器材有关事宜,器材添置、遗失、报废等都需造册登记办理手续。二、凡上课需用的器材,任课教师应提前列单标明需要的器材品种、数量,交付保管员准备,并安排值日生领用,下课时清点归还。三、各业余运动队领用器材数量,应经各教练员签署意见方可借用,当日用毕立即归还。四、各班级课外活动,应按轮流表,凭器材借用簿,写明借用的品种、数量,经班主任签名后借用,下课时即如数归还。五、凡借用的器材遗失一律按价赔偿,如有损坏视情节另作处理。六、凡是校外友好单位借用,应由体育组长,总务处同意办理借用手续,方能借出。七、保管员应做好日常工作,器材摆放要做到井然有序,并指挥好学生不得乱放和搬动。八、保管员每月清点器材一次,并呈报体育组,以便会同总务处修缮或添置。九、为确保锻炼安全,各班必须严格按照所划分的教学区和课外活动地点有组织地开展活动。十、对某些设备,如兰球架、双杠、单扛、肋木、爬竿等,要力求牢固、实全,并经常检查维修,防止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沙坑、跑道,要经常保持松软,无碎石瓦砾和玻璃片,以免活动中发生伤害事故。体育器材借用制度1、爱护运动器材,在指定运动场上活动。2、由各班体育委员提前五分钟到体育老师或体育管理员处领取体育器材。3、学生不得擅自进入体育器材室,违者视后果予以教育,严重者报体卫领导小组处理。4、活动课教师或体育教师应按课表借用器材,不得擅自他用,所借用器材应清点登记后归还器材室,如有发现器材数量不齐,查明情况,酌情处理。5、损坏器材、丢失器材应及时向体育组教师上报,视情况作相应的赔偿和处罚。6、体育教师不得擅自向外单位、个人出借体育器材,需以主管体卫领导同意。7、每次出借要登记,期初、期末体育组器材负责人要协同总务处清查器材。器材管理员的工作职责1、 器材管理员课前15-20分钟到岗,认真清理好器材,保证教学、群体、训练借用器材一定要登记,结束及时收回器材;2、 器材数清楚,帐物相符,任何器材不得私自处理,违者照原价赔偿;3、 对于器材的丢失及时向体育系主管领导汇报,并按器材借用的管理规定进行处理;4、 根据教学需要,及时对短缺的器材提出补充报告和意见,保证教学、训练正常进行;5、 器材要摆放有序,保持器材室的整洁,器材用完后要及时归位。早操管理制度  为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督促同学们养成良好的生活****惯,遵守早操秩序,特制定早操管理制度。1、早操铃响后最迟5分钟内在操场指定集合。2、严禁迟到早退现象的发生,对带头迟到早退的同学或班级严肃处理。3、无故旷操者每次给予扣除相应量化的处分,累计三次者视为违纪。4、严禁跑步过程中步行现象的发生,以队列整齐,步伐整齐为准。5、有特殊情况不能上操者应提前向辅导员请假,经批准后将假条交给班长,班长在早操时将假条交给查操人员并上报体育组;特殊情况来不及请假者,必须于当天或次日向班主任补假,凡无假条者,均按旷操处理。6、各班出勤率为本班实到人数与应到人数之比(应到人数不包括请假者)。7、检查结果每天公布一次,并报告班主任,每周小结一次,公布各班出勤率及名次,通报违纪人员名单。8、早操检查纪律均由政教处存档,作为学年评选个人、先进集体的重要依据。 大课间活动组织管理规定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我校在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过程中,把开展快乐大课间活动作为作为重要途径之一,在原来的做操的基础上融入了其他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学生得到各种形式的锻炼,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二、活动安排:冬春季:开展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通过开展冬季长跑活动,磨练我校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锻炼****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特别是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掀起阳光体育运动的新高潮。夏秋季:确立大课间活动的特色:一操一舞一专项活动。做操结束,各班老师根据学生的分组带他们去“玩”: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户外运动。校级活动有踢毽、形体操、跳绳等;各年级组均设置自己的活动套餐。学生专项活动结束以后,在活动点上跳集体舞,整理放松。三、活动要求(1)注意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班主任必须强调大课间活动纪律与安全,鼓励学生参加活动,适时进行安全教育,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2)负责每次大课间活动的教师要提前到位,各项目活动限在规定的活动区域进行。(3)对于开展大课间活动有特色的班级,年级,学校将予以表彰。学生课外活动管理制度一、学生课外活动是学生课内活动的补充和延伸,是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各条线、个部门是学生课外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二、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必须有有助于学生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