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
夸美纽斯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社会
人
教育目的
课程
教师与学生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宏
观
微
观
第一章:教育和教育学
重点
学校教育制度的三种形态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与杜威
教育的概念
广义:知识,技能,影响思想观念的活动
狭义:学校教育:知识-----心
体力-----身
社会要求
教育者(期望)---------------受教育者(身心)
目的计划组织
学校教育制度的三种形态
:孔子的教育
:标志:近代学校系统(体系) 的形成
中国:清末“废科举,兴学校”
:“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并与小学教育衔接
强化义务教育,延长年限义务教育的定义
高等教育的类型多样化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界限淡化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内外交流
中间加强
两头
扩展
古代教育思想
印度:婆罗门教:森严的等级制
佛教:关心大众
埃及:宫廷学校:皇子皇孙与贵族
职官学校:贵族
文士学校:奴隶主(最多)
以吏为师,以僧为师,以法为教
雅典:文化修养,政治家,商人。重商主义
斯巴达:体育训练与政治道德灌输。培养军人
西欧的中世纪:宗教占主要地位,培养僧侣, 神学和七艺
古代教育的特点: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近代教育与20世纪后教育
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加强
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教育的世俗化
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0世纪以后的教育: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 多元化, 技术的现代化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性相近,习相远。有教无类-----所有的人都应该受教育
科目:诗,书,礼,易,乐,春秋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
墨子:兼爱,非功,
亲知,闻知,说知。---------推理得到的才是真实的知识
老子:一切回归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