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说不尽的三国君曹操是三国中最强势的君主,刘备次之,孙权又次之。“挟天子以令诸侯”虽使曹操拥有得天独厚的政治优势,然而亦为其留下了“汉贼”的恶名,让天下人认为他的天下是夺了汉朝的。曹操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他与他的将士浴血拼杀而来。孙权是三国中最长寿的君主,曹操次之,刘备次之。三国二世君主刘禅与曹丕皆是无为守成之君,孙皓残暴不仁。曹丕在位十年,篡汉自立,追封其父为魏武帝,除此之外毫无作为,他的才干不如其父,他的早逝使得曹魏再无人能驾驭司马懿,最终造成司马氏篡魏自立。刘禅绝非明主,亦非昏君。刘备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以当时之势,刘禅是绝不能违背诸葛亮的意志。刘禅的无为属无奈之举。诸葛亮死后,刘禅逐渐收回自己的君权,不再北伐。一千多年来,刘禅降魏多为人所诟病,“乐不思蜀”更是成为笑谈。蜀地多险要之地,然而能阻止魏兵吗?同样的天险,长江阻止过司马炎,杨坚,元兵,清兵了吗?刘禅的降魏之举加快了西晋统一天下的步伐,这是符合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只有统一才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础。且“乐不思蜀”之说多半是缪传,即便是真的,展现的不是愚蠢而是智慧。试想,假使刘禅像李后主那样念叨故国之事,他早去见刘备了。蜀吴皆无三世君主,魏之三世君主是无为昏君,以后皆为傀儡。臣三国初期与中期,诸葛亮是最强势的臣,周瑜次之。三国后期,司马懿是最强势的臣,蜀吴无权臣。司马懿是最长寿的权臣,诸葛亮次之,周瑜次之。王立群认为一个人成功需要三个条件:1你自己行;2说你行的人行;3你自己的身体行。诸葛亮与周瑜具备前两个条件,司马懿则是三者皆有,《晋书》中记载:司马懿初不愿出仕,曹操强起之,这表明曹操说他行。诸葛亮(1)不应北伐,而应致力于内政,与民休息(2)刘禅非明主,应交与其守成之计,着重培养刘禅后人(3)培养下一代文臣武将。以当时之势,诸葛亮断难统一天下。诸葛亮应效法商鞅,为以后的统一大业奠定基础。秦统一天下历经数百年而成,诸葛亮操之过急,欲片刻而成。诸葛亮在蜀国发展的大的战略上的错误也是蜀灭亡的原因之一。他们的成就与他们的年龄成正相关,无疑司马懿的成就最大。势三国的寿命与三国首位君主的寿命成正相关。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