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穷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穷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雾里看花 2019/3/4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穷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穷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2(第二次设计)教学目标:一、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穷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善良品质。三、学习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重点:一、通过创情景朗读,感受西蒙悲惨命运以及她关爱孩子的善良品质。二、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穷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善良品质。教学难点:通过揣摩桑娜的内心矛盾,体会她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穷人在课文里主要指哪些人?桑娜和渔夫穷在哪里?西蒙穷在哪里?(设计理念:温故知新,为新课的学习——感受穷中的不穷作铺垫。)二、再读课文,找重点句段。1、找出最能体现穷人善良的一句话:“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2、引导理解:“这样做”指什么?分别是哪些段落写为什么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和为什么“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设计理念:由重点句段入手,把长文读成短文,引领全文内容的学习。)三、精读课文,感受穷人的贫穷与善良。(一)学习第三到七小节,感受西蒙的贫穷与关爱孩子以及桑拿的善良。1、默读第三到七小节,思考:桑娜为什么觉得“非这样做不可”?2、说说通过默读,你感受到了什么?出示课件:“她头往后仰着……从稻草铺上垂下来。”(1)同学们,读读这段话,看看这段话中,哪句话最打动你的心呢?(2)围绕“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多形式朗读因果句,体会西蒙的困难。让学生联系上下文,逐一找出体现“困难”的语句,加因果关联词反复朗读:生1:因为“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齐:所以说“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生2:因为“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齐:所以说“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生3:“如今又加上病。”齐:所以说“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生4:因为“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齐:所以说“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3)围绕“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谈感受,体会西蒙关爱孩子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她头往后仰着……他们睡得又香又甜。”加深体会。4、回到概括性问题:桑娜为什么觉得“非这样做不可”?体会桑娜的善良。导问:此时西蒙丢下的两个孤儿,最需要什么?(帮助)假如你就在当场,你会怎么做?桑娜又是怎么做的,齐读“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由此看出,桑拿是怎样的一个人?(善良)5、出示句子:在别人需要时给予帮助——善良。学生齐读这句话。(二)学习第一二小节,感受桑拿的穷与善良。1、轻声朗读第一二小节,思考:为什么桑拿的心跳得很厉害?2、突出关键词“勉强”“填饱”,通过“理解——朗读——谈感受”的学习步骤,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桑娜一家的艰难穷苦。3、启发思考:桑拿的心跳得厉害,除了因为家庭的困难,还有别的原因吗?引导学生体会此时的“心惊肉跳”,为丈夫担忧。4、引导用“因为……更因为……所以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进行说话练习。5、导问:此时的桑拿需要别人的帮助吗?不但需要,而且……?在自己迫切需要帮助时,仍主动帮助别人,可见桑拿是个怎样的人?(善良)导读:师:当她想到,自己的五个孩子今后将会更苦,碗里的黑面包将会更小时……生齐:她的心跳得很厉害……非这样做不可。师:当她想到,自己的丈夫今后将会更加艰难,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