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飞夺泸定桥.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飞夺泸定桥.doc

上传人:花开一叶 2019/3/4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飞夺泸定桥.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 《飞夺泸定桥》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五年制第八册中的一篇传统课文。文章篇幅比较长,但条理清晰,思路工整,文题合一,依据事情的发展顺序,围绕“飞”和“夺”展开故事情节,真实地记录了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为夺取泸定桥与敌人英勇战斗的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二、学情分析: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是毛泽东在长征胜利之后写下的诗句,“飞夺泸定桥”就是发生在这漫漫长征途中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翻开课文,我们能够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深切地感受到当时红军战士对生命极限的挑战,感受到他们在生与死的关头,那种义无反顾的抉择。读着,读着,我们的心灵会受到一种震撼与感动。教学本课,重在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但是,我们看到,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在爸爸妈妈的精心呵护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的生活经验与情感积累,与文本的情感内涵相距甚远。教学中,学生常常是人在文中,神在文外。因此,教学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就是:根据文本的特点,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通过引导学生体味语言,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时空距离,让学生经历一次战火的洗礼,从而发自内心地体会到和平的可贵,幸福的可贵,体味到“英雄”二字的凝重与内涵。三、设计理念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下二点:其一,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激活学生的读书需求,让学生凭借文本在有限的时空里与红军战士进行心灵的对话。其二,“飞”与“夺”是一个凝固的整体。教师重点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四、教学目标: 1、针对课文的特点,借助多媒体课件,凭借语言文字,引导学生与文本真诚对话,让学生在读中感受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并体味“英雄”二字的凝重与内涵。 2、学****按一定顺序叙事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五、教学重点: 从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红军战士言行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内心,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六、教学难点: 创设情境,拉近时空,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七、课时安排: 两课时八、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课文,熟读课文。九、教学流程教学内容:在学生预****课文,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将“飞”和“夺”作为一个整体,引导学生阅读和体验。教学要求:借助课外资料和多媒体课件,凭借语言文字,引导学生与文本真诚对话,让学生在读中感受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并体味“英雄”二字的凝重与内涵。(一)、谈话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师生谈话,引出课题。师:孩子们,你们感觉自己生活得幸福么?是啊,我们多么快乐!当我们吃完早点,背上书包蹦蹦跳跳上学的时候;当我们坐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师上课的时候,你可曾想到这种安宁、祥和其实就是一种幸福。而这种幸福又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将会把我们的思绪带回到60多年前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那硝烟弥漫的战场。(板书课题) 2、学生读题,“课题中哪两个字引起了你的注意?”能说说“飞”和“夺”在文题中是什么意思么?3、教师简介背景: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于是为夺天险,红军长征途中一场最为悲壮的战斗打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