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剖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剖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3/4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剖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剖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邹兴平农村中小学师生心理突出问题表现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偏执、敌意和精神症状。教师需要健康的心理,教育更需要健康的教师,只有心理健康、素质良好的教师才能担当“解惑”的重任。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工作繁重,心理压力大。农村学校尤其部分中小学师资相对缺少,一位教师身兼数科,并且面临着升学的激烈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和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第二,角色混乱,职业认同意识不强。大多农村教师离家较近,往往上班教书下班务农。既扮演着教师的角色又扮演了农民的角色,尤其是一些偏远农村中小学的教师有相当一部分是这样的,微薄的工资难一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操劳过度而早早地去世了。虽然他们具有农民朴实憨厚的性格,但是角色混乱和长期信息闭塞,职业认同意识不强,使得他们观念狭隘、保守,找不到他们所应有的坐标,缺少最基本的职业归属感。长此以往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第三,缺乏心理健康的保健知识,自我调节能力差。农村教师虽学过普通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但只凭那点知识远远不够用。再者,工作环境相对偏僻,信息闭塞,所以缺乏心理健康保健知识,相应地自我调节能力也就差一些。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和载体,心理健康又是身体健康的条件和保证。人是由大脑皮层统一指挥、各生理系统协调活动的有机体,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有益于身体健康;消极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使人容易患生理疾病。同样,生理机能的异常状态也会导致心理的变化。教师除了脑力劳动强度较高之外,还要对社会、对家长、对年轻一代的成长高度负责,每天都要接触带有情绪色彩的活动,体验情绪上的紧张与痛苦,由于种种原因,广大教师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常常累得心力交瘁;又由于恨铁不成钢,往往气得七窍生烟而又无可奈何,这也许就是他们心情不愉快,以致早衰的重要原因!人们常常陷入思维的误区,从而造成认知偏差,导致挫折与困扰,从而失去幸福与快乐,此所谓“作茧自缚”。教师尽管受过比一般人更多的教育,往往也难以幸免。。在报酬、地位方面,总爱与比自己高的人比,生活水平上总爱横向比而不爱纵向比,越比越悲观、失望、憋气、不平,不合理比较的结果是平添了许多苦恼。苦恼之源常来自于比较,摆脱苦恼的灵丹妙药往往也是比较。当你因种种比较而烦恼的时候,试一试以下的比较方式,也许能帮助你摆脱烦恼,得到些许快乐。当我们感到工资不如人家高的时候,跟下岗工人相比。当学校发不出那些“只给政策不给钱”的待遇时,跟其它省市发不到工资的教师相比。当别人评到职称而自己“屡战屡败”的时候,跟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相比。当别人能力不如你却青云直上,你枉有千里马之才却只让拉磨的时候,跟古今中外无数才华横溢却惨遭不幸的人相比,并在“大马拉小车”的轻松自如中品味人生其乐无穷的韵味。当这一切都不如人家的时候,你还可以这样比:我的妻子(丈夫)比他(她)们的贤惠(体贴),我的孩子比他们的出息,我的身体比他们的健康,我的家庭关系比他们的和睦。这在心理卫生学上叫做***,在鲁迅笔下叫做阿Q精神。。情绪不好——尽量往坏处想——情绪更坏,这就是导致一些人情绪恶性循环的思维方式。人一旦陷入了情绪恶性循环的思维模式,恶劣情绪就会笼罩着他整个的生活。不仅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