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0
文档名称:

渭河流域分布式水文模拟及水循环演变规律及研究.pdf

格式:pdf   页数:18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渭河流域分布式水文模拟及水循环演变规律及研究.pdf

上传人:2982835315 2015/10/1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渭河流域分布式水文模拟及水循环演变规律及研究.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
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
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天津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
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
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天津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特
授权天津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
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家
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月日签字日期: 年月日
摘要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近些年来受全球气候环境变化
及人类活动影响,许多国家地区出现河流流量减少、水环境恶化以及水质污染等
问题,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渭河流域是资源性缺水地区,气候变
化使气温、降水、径流等水循环要素在季节和空间上发生改变,增加了流域旱涝
灾害的发生机率,导致水资源安全情势将更为严峻,未来流域供需矛盾将更加突
出。随着气候变暖和用水需求日益增大,充分认识并分析气候变化下流域水循环
演变规律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本文首先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对渭河流域水文循环系统进行模拟,并在此基
础上运用现代统计学手段对流域水循环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同时结合统计降尺度
模型开展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水循环要素模拟及预测研究,以期为流域水资源综
合开发利用及水量调度管理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如下:
(1)根据渭河流域地理条件及气象水文特征,基于 EasyDHM 水文模拟平
台建立渭河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完成模型参数率定及验证工作,取得了较好的
模拟效果。结果表明,EasyDHM 在渭河流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构建的模型能
够客观描述该流域水循环过程,可以应用于实际问题研究。
(2)在构建渭河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多种统计检验手段,
从年、季、汛期和枯水期等不同时段角度,对渭河流域近 55 年(1954~2008 年)
气温、降水及径流要素的时空分布特点及演变特征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
从空间分布看,多年平均气温及降水量在空间上存在不均衡性,气温以西安站为
中心向外呈辐射递减趋势,降水呈现由东部和南部向西北部逐渐减少的分布格
局。②从均一性分析看,气温、降水及径流时间序列在 95%置信水平下都存在均
一性。③从趋势变化上看,流域年平均气温呈现显著上升趋势,降水量变化趋势
不显著,径流量呈现显著减少趋势;除冬季的降水量呈现显著上升趋势以外,其
余季节及汛、枯期变化趋势与年际大体相同,且上述变化趋势未来仍可能持续。
④从突变分析上看,流域年平均气温及径流量存在明显突变情况,而降水量无显
著突变现象发生;除冬季的降水量存在显著突变现象以外,其余研究时段突变分
析结果与年际结果一致;⑤从周期分析上看,不同时段的气温、降水和径流要素
均存在多个特征时间尺度,具有不同的周期成分,径流的周期变化特征与气温和
降水的周期变化特征表现出很好的相关性。
(3)基于统计降尺度模型 SDSM 建立渭河流域气温及降水要素的降尺度模
型,并完成模型标定和验证期模拟能力评估,结果表明模型的模拟结果较为可靠,
可以应用于渭河流域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未来变化趋势的预估。选取 A2 和
B2 气候变化情景进行分析可知,两种情景下未来 90 年(2010~2099 年)渭河流
域的平均气温呈现较为显著的上升趋势,而降水量总体变化趋势不显著。将统计
降尺度模型与已构建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相耦合,对渭河流域未来径流量总体变化
进行预测并对干支流上 5 个主要控制性水文站径流变化展开研究,结果显示:渭
河流域未来径流量相对基准期(1961~2009 年)多年平均水平总体上有所减少,
其中 A2 情景下减少趋势十分明显,而 B2 情景变化趋势不显著。

关键词:分布式水文模型,演变规律,气候变化,SDSM 模型,渭河流域
ABSTRACT
Water is the source of life, also is the lifeblood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