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漫溯,漫溯,直至课堂深处.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漫溯,漫溯,直至课堂深处.doc

上传人:boy_0011 2015/10/1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漫溯,漫溯,直至课堂深处.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漫溯,漫溯,直至课堂深处
镇江市香江花城小学陈静茹
【内容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迷失在名师名课的设计中,一味地、毫无选择地吸收、模仿,课堂高投入、低成效,简单、无趣的导入、主观、肆意的挖掘、单薄、粗浅的表演、散漫、放任的拓展充斥课堂,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更累,形成恶性循环。基于此,我们呼吁,语文课堂,让我们溯本求源,守住课堂应有的那份“真”。满腔真诚面对教材,一片真心面向学生,一腔真情设计教案,才能让我们的课堂产生华丽蜕变,才能享受语文所带来的深层、永久的滋养。
【关键词】导入挖掘表演拓展
当前的语文教学模式,璀璨养眼,“诗意语文”“情智语文”“智慧语文”“甜甜的语文”如夜空中的星星令人仰视,让人叫绝;许多老师慕其名、爱其识;正逢笔者学校创建镇江市现代化小学,磨课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有的课堂不乏自己的开拓创新,上出了自己的风格;有的课堂却印有名师的深深痕迹,为了模仿而模仿,为了导入而导入,为了挖掘而挖掘,为了表演而表演,为了拓展而拓展,语文课堂一片热闹、浮华的景象,失去了语文课应有的本真魅力,却不知齐白石老人早就在若干年前就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学我者生,像我者死”,让我们拨开课文课堂上那看似美丽实则浮华的光环,以真诚、严谨的科研态度,一一解析课堂上的教学镜头,从而漫溯至课堂深处,以期待自己在课堂教学的艺术中上升至一个新的台阶。
这样的导入必要吗?
【课堂实录】《雨点》
师:小朋友们,老师听说你们都很聪明,所以带来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千条线,万条……
老师的话还没说完,底下的小朋友已喊成一片,是雨点!还有的小朋友说,这个谜语我早就在幼儿园里猜过了,太简单了!
师:(不自然地笑)小朋友真的很聪明,都猜出了!(板书课题),那就请你和雨点打一个招呼吧!
学生七嘴八舌地打着招呼。
【思考】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提供谜语给大家猜,固然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像今天这样的谜语,几乎是没有一点挑战性,效果是适得其反,课堂一开始就打乱了原本很有秩序的教学节奏,从而导致整堂课学生的思维游离在课堂之外,许多学生纷纷在给同桌猜谜语。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课堂伊始,我们就要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迅速把学生带入一个与教学任务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
其实,低年级的孩子更倾向于直观思维,我们可以直接切入主题,板书课题,让学生读一读课题,再说一说你看到的雨点像什么,接着出示文中插图,让学生观察雨点都落在哪些地方了?都干什么了呢?目标明确地指向本课的教学任务,让学生都认真地潜心读文,不是更好吗?
这样的挖掘必须吗?
【课堂实录】《生命桥》
师:“老羚羊的死是谁造成的?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是猎人!
师:“老羚羊唤醒了人们的良知,此时此刻,你要对猎人说什么?”
生:猎人们,放下你们的猎枪吧!不要再屠杀动物了!
师:“野生动物越来越少,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我们要保护动物,爱护动物”
教师随即在大屏幕上打出一张张标语,如,“保护动物人人有责”“珍惜生命、保护动物”等等,之后令全班学生齐呼,那种阵势大有文化大革命的气势。这种做法有点把语文课滑向思品课了。
【思考】由此可见,教师对情感教育不是渗透,而是非常生硬的牵制,教师在课文分析结束之后,专门单独来讲,用问题牵制学生的思维,无非是要引领学生回到他所预设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