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意外救治.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意外救治.doc

上传人:wzt520728 2015/10/1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意外救治.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意外救治(11月10日)
日常生活中遭遇意外伤害是经常发生,今天节目里将观众讲述两个罕见的意外伤害的故事,而且救治过程中可谓惊心动魄。

2007年1月26日,星期五,北京积水潭医院的急诊室内,临近晚上8点,工作了一天的手外科医生栗鹏城正要下班,突然,一个刚送进来的患者拦住了他。

患者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此时他一反常态地安静,既不哭也不闹,跟急诊室的其他伤者截然相反。

栗医生一眼便看出,这个小伙子遭受严重的手外伤,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的这种萎靡不振,绝不是镇定,而是由于大量出血产生的一种对突发损伤的应激反应,普通的创伤是不会让伤者有这种反应的,栗医生马上打开了伤者的纱布,眼前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冷气。

看到情况如此严重,本来准备下班的栗医生决定留下。

受伤的小伙子才不过20岁,名叫任玉,是北京市平谷区一家工厂的工人,从时间上来看的话,受伤时的他应该正在上班,那么他究竟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受伤的,他的伤势又为何会如此严重呢。

任玉在平谷区一家中美合资的纺织厂打工,当天下午四间半,任玉正在机床前工作,他的任务是把机床滚筒上的毛条清理干净。

一种并不复杂的工作,干的时间长了,很容易让人注意力分散,再加上今天是周末,工作了五天之后,年轻的工友们大多都在计划着周末去哪玩儿,还有半个小时就要下班时,大家都有些走神,突然滚筒前的任玉好象过电一样,一下子向运转的机器倒了下去。

此时一旁的工友见状跑了过来,一看这情景,吓得不知怎么办好。

事发的工厂离平谷区医院只有10几分钟车程,4点50任玉在同事的陪伴下,来到了平谷区医院急诊室,在这里他发现事情比他想象的严重。

由于条件的限制,平谷区医院只能简单包扎伤口,然后派上一台救护车拉上任玉向北京市区驶去。由于当时是下班时间,在进入城区时,救护车的速度慢下来,此时,任玉的情况也越来越糟糕。
直到晚上七点半,受伤的任玉才被送到了北京积水潭医院,此时距离任玉受伤已经过去了三个小时的时间,在这三个小时当中,任玉是失血过多几次晕厥,这一切不得不让人忧心忡忡,而医生看到这种情况后,又会做出怎样的决定呢。

任玉被切掉的右手大拇指,已经被碾成粉末,不可能再原样缝回去了,那么接下来只能根据他现在还剩下的四根手指做文章了,此时,栗医生的脑海里迅速闪出一个简单的治疗方案。

从手外科的处置原则来讲,这么大的伤口,首先就是要保证它不感染,让它先把肉长出来,然后才是缺了的手指怎么补的问题。

这个方案叫腹中取手,就是把人的断手缝在肚子里待上几个月,用腹部的营养让手先愈合,再打开肚皮把手拿出来,重新接上移植的手指,听上去有点吓人,但这几乎是所有上臂断指患者的首选,只有手愈合的好,移植手术成功的把握才更大,以栗医生现在的疲惫状态,这个方案尤其简单有效,但是出乎在场医生的预料,栗医生马上就否决了这个方案。

以任玉这个年龄,让他半年之内手缝在肚子里不能动,对他肯定是一种极大的折磨,但是就这样给任玉的伤口缝上,相当于宣告任玉从此成为残废。

任玉受伤的是右手,而如果右手的大拇指没有的话,就意味着他将丧失大部分的劳动能力,这个结果对于一个20岁的小伙子来说,确实是难以接受的,而此时,医生们也在尽力的为任玉在设想着一个万全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