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指导意见.docx

格式:docx   大小:63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指导意见.docx

上传人:wyj15108451 2019/3/5 文件大小:6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指导意见.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指导意见一、物理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一)物理新授课1、物理新授课是指学****理解新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建构新知识的课型。2、新授课的基本流程:——、导入新课——、建立新的概念规律——、明确内涵——、应用巩固——、新授课重点做到(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根据本节课物理概念规律的特点,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片、视频、实验、故事、魔术表演等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学****兴趣和动力。(2)理解物理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3)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如概念的定义式与决定式的区别等。(4)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会在不同情况下根据适用条件做出正确的判断,选择正确的表达形式。(5)合理运用课堂导学案,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体会知识建构的过程。4、注意事项(1)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克服前概念的影响。由原有认知和生活经验所限,学生对某些概念可能已经存在一定的认识,有的不完整甚至错误,它会影响学生对新概念规律的理解,教学中要认识这些错误的严重性,帮助学生克服原有认知中不足。如速度在初中阶段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到了高中,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且速度是矢量,有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2)忌不做实验直接给出概念和规律。能用实验演示的一定要做实验,难以操作的实验可以播放实验录像或图片。(3)忌贪多求全,难度过大。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需要巩固加强,适当的对比分析是必要的,但不能把相关的知识全部联系起来,把新授课上成了复****课,学生消化不了反而夹生。(4)忌重结果、轻过程。在教学中要重视物理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如物理概念引入的原因及物理规律的建立过程的教学。正如1939年英国学者贝尔纳指出:“如果学生不能够以某种方式亲自参加科学发现的过程,就绝对无法使它充分了解现有科学知识的全貌。”(二)物理****题课1、物理****题课是指在新授课基础上进行知识扩展,典型分析,巩固应用新知识的课型。2****题课的基本流程:—————————****题课重点做到(1)精选****题。选取有利于暴露学生认识不足、有利于概念比较分析、有利于规律基本运用的典型问题,(2)联系实际,突出物理建模。不同的物理情景中有不同的物理条件,研究对象及物理过程的确定具有一定的规律,把它们模型化,能够有效解决物理问题。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3)强调知识的拓展与延伸。通过****题处理,进行概念的辨析和规律的应用,拓展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扩大其内涵。如牛顿第二定律有瞬时性、连接体、超重失重等典型问题的运用。(4)突出物理方法的运用。物理解题方法很多,有类比法、图象法、极值法、对称法、微元法等,要善于将题型分类,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不仅要讲解常规解题方法,对一些能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特殊解法也要予以重视,让学生在一题多解的训练中体会最优解法的优美之处,同时也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5)提高分析与综合能力。能够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4、注意事项(1)忌****题选择不分类型,不分层次,缺乏条理性、系统性和典型性。(2)忌就题论题,不讲变化。对于每道题按原题讲完之后,教师要把原题变式,即对某知识点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进行合理的形式变换加以考查,如可以对原题的提问方式进行改变,也可把****题的因果关系倒置,或把几个题目、几个过程进行组合等。(三)物理实验课1、物理实验课是指通过实际操作,完成实验探究、验证、测量等内容的课型。2、实验课基本流程:——————————、实验课重点做到(1)明确实验目的。学会使用什么仪器?测量什么物理量?探究物理量间的什么关系?验证什么物理规律?掌握什么实验方法?(2)明确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是实验的核心,应用了什么物理规律,解决了什么问题,涉及到了什么科学方法。从原理出发,把实验内容紧密联系起来。(3)提高动手能力。实验课上要让学生充分行动起来,亲自操作使用各种仪器,在看、玩、用的过程中,熟练掌握各仪器的使用方法,正确控制实验条件,完成实验内容。(4)培养观察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学会观察物理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