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doc

格式:doc   大小:82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doc

上传人:wyj15108451 2019/3/5 文件大小:8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等教育心理学提纲第一部分:基本概念与知识自我意识P105也称自我,它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一切的认识,包括认知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它是一种具有意识的自我觉察活动,这种意识性不仅表现在个体对自己本身有比较清晰的理解和自觉的态度,而且表现在个体对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有比较清晰的理解和自觉的态度。心理发展P71是指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地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化和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挫折P367是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由于遇到障碍或受到干扰,需要不能得到满时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4、成就动机P355麦克利兰认为:成就动机是个人对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事情,去努力完成,追求成功并要求达到完美状态的原因。包含三点含义(1)指个人追求进步以期达到目标的内在动力(2)指从事某种工作时,个人自我投入精益求精的心理倾向(3)指个人在不顺利情境中,冲破障碍克服困难奋力达到目标的心理倾向。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水平依赖于人对行动目的的评价和达到目标的可能性的估计。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意的成就动机包括(1)认知的内驱力:学生获得知识和解决学业问题为目的的动机,直接指向学****任务(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这是学生因自己胜任能力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动机,它不直接指向学****任务本身,而是着眼于获得一定的学业成就以赢得相应地位。(3)附属的内驱力。这是学生为了获得教师和家长的赞许认可而产生的学****动力。5、归因P366就是寻找行为的原因。20世纪6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从归因的角度来探讨行为的内在动力。当人们在工作和学****中体验到成功和失败时,一般会将原因归结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个方面。韦纳系统地提出了动机的归因理论。对成功和失败的因果归因是成就活动的中心要素,主要有能力、努力、身心状况、(内部因素、稳定因素)任务难度、机遇和别人(外部因素、不稳定因素)的反应六种。将成功或失败归结为哪些原因将引起个体相应的心理变化,进而影响下一步的成就行为。积极的归因模式:成功à努力à自尊、自豪,增强成功期望à趋向成就任务,失败à缺少努力à内疚,维持较高的成就期望à增强坚持性,趋向成就任务消极的归因模式:成功à运气à不在乎,很少增强对成功的期望à缺乏趋向成就任务的倾向失败à缺乏能力à羞愧、无能感、沮丧,降低对成功的期望à缺少坚持性,回避成就任务6、问题解决P215是指由一定情境引起,按照一定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技能,经过一系列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三个特征:目标指引、操作序列、认知操作。7、认知—发现说P144布鲁纳提出认知-发现说,(一)认知学****观:学****理论属于认知学****理论,包括:学****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包括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和评价过程。(二)提倡发现学****法:学****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教学不应当使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应当让学生自己把事物整理就绪,成为发现者。8、人格障碍P324也称病态人格,是指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人格障碍是一种人格发展的内在协调,是在没有认知过程障碍和没有智力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的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的异常。9、需要P346是维持个体与社会生存的必要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需要是人的积极的源泉,是人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