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广东省教育强镇验收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224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广东省教育强镇验收方案.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19/3/5 文件大小:2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广东省教育强镇验收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广东省教育强镇(乡)督导验收方案申报单位:申报时间:申报称号: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制2007年3月说明一、《广东省教育强镇(乡)督导验收方案》(以下简称《验收方案》),是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教育政策、法规制定的。二、本《验收方案》既是镇、乡申报教育强镇验收的申报书,也是年终工作自评报告书。本方案共包括六部分:一是指标体系(含加分);二是自评报告;三是统计表;四是县(区)、市教育局和县(区)、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意见;五是验收组意见;六是省教育厅和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意见。其中自评报告独立成篇。三、教育强镇(乡)必须具备下列条件:符合验收指标体系中的必达标准;(2)总分(含加分)达到450分以上(即达到满分500分的90%以上)。四、关于指标体系一些概念的说明和界定。(1)在指标中标有“★”符号者为必达标准。本指标体系也适用于与乡镇同级并具有管理教育工作职能的街道办事处。验收标准中有多个要素的一般以“分号”划分,每个要素的分值均在“评分操作方法”中作了规定,不达标的要素按照其分值扣分。验收标准中除有规定年限外,其余主要看当年,参考前两年。(5)城市征收“三税”,系指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6)“教师学历合格率”(第15条),在计算小学教师、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时,可包括取得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学历证书、取得相应专业合格证书和在1986年底前教龄满20年现已评聘了教师职务的教师。(7)指标第14条的计算公式为:学年初小学适龄人口在校学生数①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学年初小学适龄人口总数初中阶段在校学生数②初中阶段毛入学率= ×100%13-15周岁人口总数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数③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100%16-18周岁人口总数入学率按正常儿童、少年或残疾儿童、少年分项统计。正常儿童、少年在校学生数系指在小学、初中上学、已毕业或在更高一级学校上学的学生数。残疾儿童、少年在校学生数系指在普通学校和特殊学校上学的学生数。适龄人口以户籍、当地现行学制和规定入学年龄为准。学年内辍学学生总数④小学、初中在校辍学率=×100%上学年初在校学生总数学年内系指上学年初到下学年初。辍学学生除指正常的毕业(结业)、升级、留学、转学、死亡和按规定办理休学手续以外,其他所有的中途不再上学流失的学生。⑤15(17)周岁人口初等(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15(17)周岁人口中小学(初中)学业完***数=×100%15(17)周岁人口总数学业完***数,系指该年龄人口小学(初中)毕业人数、结业人数、读满规定年限人数以及经过非正规教育达到相应学业水平或年限人数之和。(8)青壮年非文盲率(第22条)其计算公式是:青壮年非文盲人数青壮年非文盲率=×100%青壮年人口数(9)I类地区指大中城市(云浮、揭阳、河源、清远、韶关、潮州、汕尾、阳江、梅州市除外)城区及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江门、肇庆、惠州市除外)。Ⅲ类地区指16个扶贫开发重点县(韶关市:,河源市:和平县、龙川县、连平县、东源县、紫金县,梅州市:大埔县、五华县、丰顺县,汕尾市:陆河县,云浮市:新兴县,清远市:连山县、阳山县、连南县,揭阳市:揭西县)。其余为Ⅱ类地区。广东省教育强镇(乡)督导验收指标体系表一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估标准分值评分方法自评分他评分一、政府责任150分1★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认真抓教育,积极贯彻执行《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每年主持召开两次以上专门会议,及时研究和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采取措施巩固、提高“两基”工作,落实“两全”,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镇党政主要领导及分管教育领导经常深入学校调查研究,每年为教育办几件实事;把教育工作作为镇、村及有关部门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24符合标准22-24分每个要素6分242依法履行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接受义务教育,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少年由于经济、生活、行动等带来的入学困难;积极采取措施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努力解决流动儿童、少年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对实施义务教育有突出贡献的社会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30符合标准27-30分每个要素各6分203全镇创设了良好的教育文化环境;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保护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提供安全保障,★全镇学校无发生重大责任事故;努力建设好德育、劳动、社会实践基地和文化、体育活动场所;重视***文化技术学校建设和各类社会教育。24符合标准22-24分每个要素6分204★依法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按照地方政府的规定,分项目、按比例分担义务教育所需经费;按照地方政府的规定,保障教师工资、医疗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按照地方政府规定,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18符合标准16-18分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