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二四班 XXX
美德伴我行
什么是美德
美德——就是美好的品德,指高尚的道德行为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美德包含几个方面
不同时代和社会有不同的具体内容。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
历史悠久的民族,我们有我们的传统美德。传统美德可以
分为:
热爱祖国
尊敬师长
孝敬父母
诚实守信
勤奋刻苦
助人为乐
。。。。。。
美德——热爱祖国(故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2岁那年。周恩来离开家乡,来到了东北。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
一次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读书?”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明理而读书”……. 周恩来一直静静的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将定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美德——尊敬师长
晋朝的葛洪说“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意思是:贤明的老师的恩情,简直胜过了天地的博大, 比我
的父毌对我付出的还要多。我们要怎么样去做到尊敬师长呢?
使用礼貌用语:主动向老师问好。
尊重老师的劳动:课堂上要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接受老师的教育:老师教育我们的时候要用心去听,知错
能改
美德——尊敬师长(故事)
毛泽东向教师敬酒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
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教师毛禹珠一起用饭,席间
热情为老师敬酒。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
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毛泽东,成为领袖后,将他一直对其有愧意的老师张干接
到北京,一直在照顾他的生活,直至百年。
”
美德——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美德,也是子女应该承担的责
任。名人名言: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美德——孝敬父母(故事)
兄弟争孝
清朝时,长江口外的崇明岛上有吴氏四兄弟,小时候因家境贫困父母不得已把他们卖给富家为童仆,以求一条生路。他们长大后,个个勤奋节俭赎出卖身契回到家乡,合力盖起房舍并各娶妻成家。这时,他们已理解当日父母之苦心故争相供养父母,以示不忘养育之恩。开始认定每家供养一月。后来,贤惠孝顺的妯娌们认为隔三个月才能轮到供养时间太长了故改为每家供养一日。,全家四房老少合聚一起,共烹佳肴,奉养父母。席上子孙、儿媳争相端菜敬酒百般孝顺真是合家欢乐乐陶陶,二位老人安享天年。福寿近百岁无病而终。
美德——诚实守信
古代名言:"言而不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行也......" 大意:说话要讲信用,要诚实。以后毕能有所作为,即使天下再大也能行之无阻。可见诚实守信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
美德——热爱祖国
成语“国破家亡”是说国家覆灭、家庭毁灭。没有国有哪
有家。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爱国传统的民族,谱写了无
数爱国主义的颂歌。有很多爱国名言。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唐朝李白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明朝于谦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北宋范仲淹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