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非物质文化遗产-红酒.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非物质文化遗产-红酒.doc

上传人:花开花落 2019/3/6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非物质文化遗产-红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xx红酒中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祥地,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传说发明酒的人名叫杜康,他在当长工时,又一次偶然吧高粱米饭放在树洞中,时间久了,发酵成了酒。中国酒品种繁多,名酒荟萃,根据经营部门来分类,分为白酒、黄酒、果酒、药酒、啤酒等,黄酒是生产历史悠久的传统酒品,因颜色黄亮而得名,以糯米、黍米和大米为原料,经发酵压榨而成。黄酒根据酿造工艺又分为江南糯米黄酒、福建红曲黄酒、山东黍米黄酒。福建红曲黄酒的酿造历史可追溯到宋代,当时的文人雅士对福建的红曲黄酒尤为偏爱。北宋文学家苏轼当年谪居岭南时,晚上苦闷之际,喜欢喝点福建红曲黄酒,并留有诗句:“去年君苜宿盘,夜倾闽酒赤如丹”。这里的闽酒就是福建红曲黄酒。南宋诗人范成大著有赞老酒的诗《食罢书字》:“荔枝梅子绿,豆蔻杏花红。蛮腹扪茶快,扶头老酒中。”诗中赞誉了福建特产荔枝、茶叶、老酒。xx红酒作为福建红曲黄酒中的一种,出现年代已无证可考,xx民间于清代盛行酿制红酒,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在xx,家家户户都酿制xx红酒,每当酿酒季节一到,就有“开坛香百里,洗瓮醉千家”的盛况。酿制xx红酒,最重要的材料就是红曲和糯米。红曲是用大米为原料,经接种曲母培养而成,主要含有红曲霉菌和酵母等微生物,具有糖化与发酵的双重作用。xx红酒的最佳酿制时间是冬至前后,此时的温度适合红曲发酵,也适合红酒的储藏。选用优质的红曲和糯米之后,将糯米洗净,浸泡1个小时左右后将水分沥干,放置到饭甑(南方一种蒸米饭的木桶)中隔水蒸,并用筷子将饭甑里的糯米戳出几处蜂窝状的小洞,以便蒸汽能够均匀地将米饭蒸熟,饭蒸至晶莹剔透、颗粒分明的时候,将饭摊开自然冷却。之后将红曲和糯米搅拌均匀,加水装进刷洗干净的陶瓷大缸里。加进的水必须是烧开后晾凉的水,选用的酒缸必须是密闭性较好的专用酒缸,避免细菌及杂味影响酒的质量。酿酒原料放置比例根据个人需求有所不同,一般1斤红曲搭配3-4斤糯米、3-4斤水。搅拌均匀后,将缸口用2-3层干布覆盖静置于阴凉干燥的地方,最佳的发酵温度为20℃,隔天开缸进行搅拌,确保发酵均匀,根据发酵情况可调整时间,共需搅拌3-4次即可,在此期间要特别保证卫生整洁,避免细菌破坏红曲发酵导致整缸酒变酸。当酒糟沉淀,能够沥出清冽的红酒后即可饮用。成功的红酒,醇厚微甜,醺香扑鼻,入喉清冽甘甜,红糟朱艳绵软,具有暖胃、补气活血,养颜美容,御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