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3
文档名称:

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doc

格式:doc   页数:5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doc

上传人:2830622664 2015/10/1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某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
(2009-2011年)
某市人民政府
二OO九年三月
目录
目录 1
一、总则 3
(一)目的意义 3
(二)编制依据 4
(三)指导思想与原则 5
(四)区域范围与实施期限 6
(五)整治主要内容 7
二、区域环境背景 7
(一)区域概述 7
(二)区域水环境有利与不利因素 8
(三)水环境状况 10
(四)主要水环境问题 12
三、综合整治目标 15
四、污染控制方案 16
(一)饮用水源地综合整治 16
(二)工业污染整治 18
(三)城镇生活污水处理 20
(四)生活垃圾处理及处置 21
(五)农村污染整治 24
(六)河段综合整治工程 27
五、实施方案的主要措施和政策 30
(一)组织保障 30
(二)资金保障 32
(三)机制保障 33
附表1 某市饮用水源保护区情况 35
附表2 某市饮用水源整治方案 37
附表3 重点工业污染源整治计划 39
续附表3重点工业污染源整治计划(1) 40
续附表3 重点工业污染源整治计划(2) 41
续附表3 重点工业污染源整治计划(3) 42
续附表3 重点工业污染源整治计划(4) 43
附表4 某市城镇污水处理重点工程计划 44
附表5 某市垃圾处理重大建设项目表(垃圾填埋方案) 45
附表6 某市垃圾处理重大建设项目表(垃圾焚烧方案) 46
附表7 某市重点整治养殖企业名单 47
续附表7-1 某市重点整治养殖企业名单 48
附表8 某市河段整治计划 49
附图:
附图一某市水系分布图
附图二某市饮用水源保护区示意图
附图三某市水环境现状
附图四某市水环境现状图(水环境功能区划)
附图五某市污水处理厂示意图
附图六某市垃圾处理建设项目(垃圾焚烧场)
附图七某市垃圾处理建设项目(垃圾填埋场)
附图八某市河段整治计划(整治河段)
一、总则
(一)目的意义
近年来,某发展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经济快速增长,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某市生态环境压力也与日俱增,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问题。由于经济总量较小,多年以来环保欠账多,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城镇生活污染物未得到有效控制,工业污染源未得到严格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大部分河段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些河段污染极其严重,河水发黑发臭,完全失去水质功能。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为保护水环境做了不少工作,开展了河涌整治、工业污染源治理、生活污水处理,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治理任务仍十分艰巨。
2007年12月,某市人大组织开展了“榕江环保一路行”调研活动,深入调查了榕江流域的水质污染状况,指出榕江流域水质保护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榕江流域有,在某市其它流域中也都存在,甚至有些问题更加严重。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改善某市水环境质量,增创环境新优势,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全面开展某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本方案是开展各项整治工作的总体规划方案,也是检查考核各级政府完成某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任务的依据。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4、《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5、《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
6、《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
7、《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
8、《广东省跨市河流边界水质达标管理办法》
9、《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试行方案)》(粤府函〔1999〕553号)
1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1、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0年)
12、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成[2000]120号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学技术部联合发布)
1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CJJ17-2004)
14、《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JJ90-2002)
15、《村镇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16、《某市环境保护规划(2007—2020)》
(三)指导思想与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把某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放到更加突出、更加紧迫、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着力加强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有效控制水污染,改善水环境质量,互相配合,齐抓共管,使区域内水环境、水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