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四季脾脏的养生含祛湿方法.doc

格式:doc   大小:6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四季脾脏的养生含祛湿方法.doc

上传人:wyj15108451 2019/3/6 文件大小:6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四季脾脏的养生含祛湿方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四季脾脏的养生六、脾脏保养应该注意哪些方面?(1)起居1.  注意腹部保暖。兜肚的作用:上护脾,下护胞宫,中护肚脐。2.  避免久住湿地。脾怕湿。3.  坚强肌肉锻炼,减少脂肪量。有氧和无养相结合,减肥和塑形相结合。肌肉锻炼起来,整个能量代谢就流畅很多,它会消耗的干干净净。4.  避免久坐。姿势不端正,伤肌肉,脾主肌肉,所以久坐也伤脾。5.  不要伤肝。伤肝变伤脾。归脾丸——针对脾虚,气血不足。治疗过度思虑,劳伤心脾。症状:无食欲、面黄、失眠、记忆力下降、注意涣散、腹泻。(2)饮食1. 不要暴饮暴食,三餐按时,早餐一定要吃。2. 不吃太热太冻食物。过热坏食道,过冻伤脾脏。“热无灼唇,凉无冰齿”。3. 科学进补。进补要问脾。要补可以,但先要问问脾同不同意,能不能受得了。如果没有消化不良,舌苔老是干干净净,大便老是畅畅通通,那就没问题。1、最好的载体——粥。——炖、蒸、熬、慢火焖,煲。3、最讨厌的烹调状态——煎、烤、炸、烧、膨。4. 减少盐的摄入和少吃酸性的食物。(3)药物1、四君子汤: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2、香砂养胃丸和陈夏二君丸。3、去脾湿化痰的“二陈汤”——陈皮,陈半夏。4、补脾胃的食物。山药、薏米、陈皮、南瓜、莲子、猪肚。5、去脾湿的食物。赤小豆、鲫鱼、薏仁、白萝卜。6、少用清热解毒、抗生素、滋补阴柔的药物。(4)经络足三里、神阙(中焦——治疗消化道病)、摩腹、腹式呼吸(一可增加阳气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除。二还能附带肠胃按摩)。5)去脾湿的食物温性食物:南瓜、大葱、洋葱、大蒜、韭菜、胡罗卜、生姜、柑桔、橙、莲子、沙糖、大枣、葡萄、胡桃仁、乌梅、花茶、乌龙茶、牛肉、鸡肉、鸭肉、鹅肉、虾、鲫鱼、鳝鱼和鲢鱼等。薏米和红豆具有很好的祛湿效果,建议每天用薏米和红豆煮水,得到的水可当水饮用,剩下的薏米和红豆可当饭吃掉,平时多吃山药,也可用水泡点黄芪片喝。平时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多进行运动和锻炼。1、脾虚的人常常食欲不振、肢体倦怠、面色萎黄,秋天不妨适度吃点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茯苓饼、芡实、山药。2、秋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肠胃溃疡患者容易复发,患有慢性胃炎或十二指肠溃疡的你,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睡觉时盖好被褥,防止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3、立秋后最好少吃寒凉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消化道不适的人在秋季应当少食多餐,多吃熟软开胃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腻食物。山药薏米芡实粥。山药性甘平,气阴两补,是培补中最平和之品,可健脾补虚,滋阴利湿,建议选择新鲜的山药,如果到药房买,建议用干燥后的生山药为佳。薏米,主要的功效在于健脾祛湿,补肺化痰,和山药同用,相得益彰。芡实,和莲子差不多,同属莲花科,味甘、涩,都有健脾止泻作用,因其甘能补脾。但芡实的作用远不止这些,它可以止腰膝疼痛,令耳目聪明,久食延龄益寿,去脾胃中之湿痰,即生肾中之真水,是健脾补肾的绝佳首选。这三种食材可以说是同气相求的好兄弟,都有健脾益胃之神效,但同时又各有侧重。有不方便做在家熬制的朋友可以将三种打成粉(超市既有),平时煮粥加几颗红枣即可。注:胃寒可去掉薏米;胃热可去芡实换白扁豆,或偶尔换绿豆薏米粥,最祛湿热,对肝旺脾虚,舌苔黄腻的人最为对症。另每日空腹多吃些小枣,补血健脾,又益气通便,打造补血力强,小枣活血力强,夏天酷热以小枣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