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010年(江苏卷)说明》有关成语方面要求与2009年一样,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考试说明望文生义近义混用褒贬失当用错对象前后矛盾误用词性成语常见误用类型一、辨明褒贬二、识别两可三、用准对象四、搭配合理五、吃透词义六、避免混用七、消除重复八、摆正谦敬九、合乎情理复习对策—成语使用注意点成语从色彩上分为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从感情色彩上分为褒义、中性和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可分为书面语和口语。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一、: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1998年高考题第5题B项)处心:存心;积虑:积久考虑。早已千方百计地谋算。有贬义。例2: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1997年高考题第4题C项)(2002年全国卷第4题)“趋之若鹜”指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多比喻追逐不正当的事物。是贬义词。这里将贬义词误当褒义词用。,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通常比喻彼此不分上下,多用于贬义。,如果没有党的领导,要想取得胜利是不堪设想的。堪:能。对将来的结果不能想象,预料将来的结果很坏或很危险。有贬义。,上课时旁征博引,一些外语尚未过关,文史知识贫乏的学生对此不知所云。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原为自谦辞,表示语无伦次。后常泛指言语紊乱,令人难懂。贬义词,用于此句不当。,不料东窗事发,被捕入狱。指罪行被揭露,案子发作。有贬义。,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势,抒情言志,针砭现实,形成南宋词坛一大流派。比喻耍手段,弄权术,反复无常。有贬义。·亨利具有超群的才华和丰富的想象力,其小说的结尾往往别出心裁,匪夷所思。夷:平常。不是根据常理所能想象到的。一般带有贬义。,须知集腋成裘,小错误多了,也会对工作造成大的损害。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小,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成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含褒义。,工作华而不实,喜欢侃侃而谈,害怕艰苦的斗争,在严重关头经不起考验是必然的。侃侃:说话从容不迫的样子。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交谈。有褒义。此处可用“夸夸其谈”。注意词语:无所不为、半斤八两、趋之若鹜、面目全非、始作俑者振振有词、附庸风雅、亦步亦趋、粉墨登场、彻头彻尾、长篇大论、罄竹难书危言危行、有口皆碑有些成语含义丰富,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理解,甚至可褒可贬二、识别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