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减少员工离职率.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减少员工离职率.doc

上传人:drp539606 2019/3/7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减少员工离职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文章关键字:员工    作者:张青山    发布时间:2009-9-24    超市招人难,尤其是一线员工,流失率非常高,虽然在金融危机以来,这个流失率降低了不少,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个局面。作为曾经的超市管理者,尤其在从事培训工作后,给了我和更多层次人员交流的机会,我觉得,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关键的是保持员工队伍相对稳定性的一个问题。“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个必要的人员流动率,是保持一个集体不断前进的要素,但是目前的情况是,不到6、7月份,人事经理就完成了全年的流失率指标了。很多店铺的人力资源部配备只有两、三个人,整日忙于招聘应付,其他的深层次的管理根本无从谈起。如果仅仅是一两个企业的问题,我们可以归结为特例,目前整个行业都是这个样子,就不得不探讨了。普遍的反映,基层员工流失的原因比较集中的是:社会地位低、待遇偏低、劳动强度大、没有前途。我想有的问题是可以克服的,不是先天的。甚至有的问题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举个例子,经常可以看到超市门口招聘广告:“招理货员若干名”。什么是理货员?就是搬货的嘛?这个名字一听就让人泄气。我觉得不是应聘者有问题,是超市的管理者的问题。我老说做超市的人没有文化,就是一个例子。自己的员工叫理货员,厂家的员工叫促销员。年轻男女找对象,一听这个名字,他(她)就没有胃口了。你看有的企业,同样是招聘刚毕业的大学生做销售,人家印个名片——销售经理,孩子走出去气刚刚的,找对象都好说出口。名字嘛,很重要吗?古人说:“名正言顺”。名字最重要了,尤其中国人,名字就是面子,面子就是一切。如果我们换个叫法,“销售代表”和“厂方代表”,代表超市和厂方的嘛,名正言顺,是不是就感觉好很多? 这个名字还反映了另一个问题,就是管理者对于基层员工的态度。把基层员工的职能技能定位在很低的层次,甚至于自己就认识水平不高,认为超市是个简单行业,和简单劳动,简单行业里能诞生世界最大的企业沃尔玛吗? 俗话说得好,武大郎开店,容不得高人。最近有个超市老板请我吃饭,说遇到问题了,但是又不肯出咨询费,以为吃顿饭,过点高招就能把问题解决了。超市就这么简单吗?百货业怎么就没有“理货员”呢?百货业不理货吗?还是个认识水平的问题。再看我们行业的员工的服装,我过去超市的一个主管给我说,我不是想当经理,说实话,主管比经理实惠,我就是不要愿意再穿这身工服,好好的500强企业,搞个工服和监狱的囚犯服装一样,丢死人。要不就是搞个破围裙。我就没有找到一个超市肯花200块钱给员工搞身像样的衣服。说难听点,不拿人当人。待遇问题,面子是看得见的,待遇是看不见的,但是也是实实在在的。现在超市普通员工入职,起薪差不多就比当地最低工资高个20%。有个超市的人事总监想给大家涨工资以减少人员流动,但是找不出这笔钱来,后来我帮助她分析了店铺的人员构成和排班,结果起码可以减少三分之一的人力,这样很快就可以给每个人涨20%工资了,企业还有节余。现在一间万平米左右的超市,用工达到500、600人,用得着那么多吗?我一去就能看到员工聊天的,说明人力成本太高了。减低三分之一,给其他人提20%工资,待遇不就上去了吗?减不下来吗?让人事经理去做三个月“理货员”,再看看减得下来不? 劳动强度的问题,有先天问题,因为超市物流数量很大。但是也有人为的因素在里面。第一是工作安排不合理,瞎指挥,反复做相同的事情,这个大小企业都存在,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