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会考俗语解释.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会考俗语解释.doc

上传人:漫山花海 2019/3/7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会考俗语解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解释】: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出自】:《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解释】:形容对所期望的人不争气不上进感到不满,急切希望他变好。【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六回:“只为玉玉不上进,所以时常恨他,也不过是“恨铁不成钢”的意思。”【语法】:复句式;作宾语、定语、补语;:【解释】:干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指和好。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出自】:《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示例】:三五十口子打手,经调人东说西说,便都喝碗茶,吃碗烂肉面,就可以~了。◎老舍《茶馆》第一幕【语法】:动宾式;作谓语;:【解释】:外面像金像玉,里面却是破棉絮。比喻外表很华美,而里面却是一团糟。【出自】:明·刘基《卖柑者言》:“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示例】:难怪人说长皮不长肉,中看不中吃!这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呢!【语法】:作宾语、分句;比喻徒有其表。:【解释】:即:接近。能望见,但达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物。【出自】:唐·宋之问《明河篇》:“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明·刘基《登卧龙山写怀二十八韵》:“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示例】:视吾贞昉,则若威风之翔千仞,~,得与失又为何如哉。◎明·宋濂《危孝子传》:【解释】:比喻做事果断,能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很快解决复杂的问题。【出自】:《北齐书·文宣帝纪》:“高祖尝试观诸子意识,各使治乱丝,帝独抽刀斩之,曰:‘乱者须斩!’”【示例】:自己一直在两者之间不停地碰来撞去,而终于不能用~的办法一下子彻底解决。◎巴金《谈〈灭亡〉》【近义词】:快刀断乱麻【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抓住要害解决问题。:【解释】:即使是聪明能干的妇女,没米也做不出饭来。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条件,很难做成。【出自】: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晏景初尚书,请僧住院,僧辞以穷陋不可为。景初曰:‘高才固易耳。’僧曰:‘巧妇安能作无面汤饼乎?’”【近义词】:无米难为炊【反义词】:指雁为羹【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条件,很难做成。:【解释】: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晋****凿齿《襄阳记》:“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示例】:语曰:“~。”我愿今日的三民主义者记取此语。◎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语法】:复句式;作分句;含褒义。:【解释】: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靠山一旦垮台,依附的人也就一哄而散。【出自】:宋·庞元英《谈薮·曹咏妻》:“宋曹咏依附秦桧,官至侍郎,显赫一时。……咏百端威胁,德斯卒不屈。及秦桧死,德斯遣人致书于曹咏,启封,乃《树倒猢狲散赋》一篇。”【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