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在情境叙事中推进历史的认知发展 ——束鹏芳课堂教学序列之一
在史料的叙述里知道历史事实,理解历史概念
在探得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表达我们对历史的价值判断
于材料的解读中确证我们的认知水平到达何处
束鹏芳: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教授级高级教师
江苏省大港中学shupf@
2010—7—14 四川成都
请仔细看这幅国画,并按照自己的理解给它取一个名字。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课秦的皇帝制和中央集权制
学习行为1:两则材料想告诉我们哪些史实?
材料一:十七年(前230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尽纳其地。十八年王翦攻赵……二十年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遂发兵攻燕. 二十六年(前221年)秦使将军王贲攻齐……——《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西到陇西
北至长城
“六王毕,四海一”
过程
(前221年)
(其余知识皆搁置)
统一的意义:加强···;扩大···;推动···
水平目标Ⅰ( 1)了解秦统一的时间和帝国规模
学习行为2:基于教材的史实叙述概括四海一的简明过程
朝议之一
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学习行为3:在以下君臣朝议的材料里我们能够看到秦朝怎样的政治体制?
皇帝
九卿
丞相
“百官之首”
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御史大夫
(副丞相)
监察百官
太尉
军务
中央官制:皇帝制度下的三公九卿制
丞相、御史大夫诸卿以朝议等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
为皇帝裁决提供依据
水平目标Ⅰ(2)了解皇帝制度的建立与秦的中央官制
判断我们已经知道的知识
1.“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
,
该官职的职责是
,图表往往隐含着
大量的有效信息。从右图中我们可以得
到的准确 信息是:①公元前221年秦灭
齐国完成统一②秦统一期间的都城为
咸阳③秦统一总体采用了先近后远的
攻击策略④秦统一后的疆域未达东部
沿海地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
学习行为4:在以下君臣朝议的材料中我们能看到秦朝怎样的地方行政构想?
朝议之二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朝议围绕什么展开?结果是什么?始皇的理由是什么?
中央
郡(郡守、郡尉)
县(少数民族聚居地为“道”)
乡
基本判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在秦朝形成
水平目标Ⅰ(3)观察上述金字塔结构,列举秦朝主要的政治制度的架构。
判断我们已经知道的知识
:“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心,          
2. “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3. 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