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强化理想信念,履职尽责,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专题研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明确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历史充分证明:“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工作方法永远是党的传家宝。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且创造性地贯彻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贯彻于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全部活动中,我们党才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但也要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作条件的改善、执政环境的优化,一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化、脱离群众的问题不断显现,集中体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问题上,有的甚至滥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以权谋私、贪污腐化,走向群众的对立面。这些问题虽然仅存于党内少数人身上,表现程度也不尽相同,但却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伤害了人民的感情,削弱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警惕。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党执政后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在分析作风问题时进一步强调:“全党都要警醒起来,如果任由这些问题蔓延开来,后果不堪设想,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由此可见,在当前形势下,进一步强化党的宗旨意识,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更为紧迫。各级党员干部都应把强化宗旨意识贯穿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始终,作为检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常抓不懈,始终坚持。强化理想信念,就是要加强政治理论武装,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能否真正强化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源于认识水平、理想信念和理论自觉。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把学习教育、思想理论武装作为重点内容,十分必要。三本学习材料,选编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关于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选编了十八大以来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加强作风建设、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选编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力思想武器。要通过深入学习讨论,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和处理问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绩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觉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强化群众观点,做到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始终不渝地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理想信念,就是要立足本职工作、履职尽责,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强化理想信念、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是一句空话,必须体现在具体的工作之中,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