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传统媒体对网络舆论的引导.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传统媒体对网络舆论的引导.doc

上传人:2830622664 2015/10/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传统媒体对网络舆论的引导.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传统媒体对网络舆论的理性化引导
——以《扬子晚报》对“张明宝醉驾案”的报道为例
【内容提要】新媒体时代,网络作为第四媒体虽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普通大众的话语权,但由于网络把关人作用的弱化,信息来源的复杂性,网民身份的隐匿性使得网络舆论有时呈现出一种非理性化,情绪化的倾向。尤其是在一些争议性较大,关注度比较高的社会热点事件中,网络舆论更易于陷入非理性化、情绪化的困境中,这就需要权威性传统媒体对网络舆论加以正确引导。本文以《扬子晚报》对“张明宝醉驾案”的报道为具体案例,借此探讨传统媒体如何对网络舆论进行理性化引导。
【关键词】张明宝醉驾案,网络舆论,《扬子晚报》, 舆论引导。
起何谓网络舆论?网络舆论是公众意见与网络媒体相结合的产物。程莉:《从“孕妇之死”事件看网络舆论的理性化引导》[J ],《东南传播》2008年第2期。
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对某一焦点事态所表现出的多数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共同意见或论2 李琼瑶:《网络舆论的现状及引导》[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双月刊)》,2006年2期。
自2003年“孙志刚案件”彰显网络舆论的强大以来,网络舆论可谓是风生水起。形成了“网络舆论一旦有风吹草动, 传统媒体立即闻风而动”的媒体景观。利用网络资源,重视网络舆论本无可厚非,但现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网络传播中“把关人”的缺失,一些情绪化、非理性化的言论得以在网络上滋生、扩散。而情绪化的言论更有感染力, 这种情绪可以更快地在网络上弥漫开来, 导致情绪越来越激昂, 网民们越来越关注,产生强烈的群体盲从性,出现“一边倒”或“偏执”的网络舆论。更需注意的是,此种声势浩大的网络舆论绝不仅仅是一种虚拟言论,它甚至会直接延伸、投射到现实生活之中,不仅污染舆论环境,更会影响现实社会的和谐。这在一些社会热点事件中表现得尤其突出,比如南京的“张明宝醉驾案”。
2009年6月30号晚,淮安五建南京分公司项目经理张明宝醉酒驾驶,在南京江宁区金盛路上造成5死4伤的特大交通事故。事故情节惨烈,震惊全国,迅速成为社会热点事件。车祸视频上传网络后,引起一片喊“杀”声,网络调查显示:76%的网友认为张明宝该杀。诚然,面对5死4伤的惨烈后果,网民激愤之下要求判处罪犯死刑是一种朴素的情感反应,可以理解。但是从法理角度冷静理性地看待该案件绝对不是一杀了之这么简单。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法治建设取得巨大进步。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死刑大量减少,不再动辄以***来警戒他人,这是对生命权利的极大尊重。江苏一位著名法学家在接受扬子晚报采访时说“凡事都要动刑,动不动死刑伺候,这不是好的社会情绪,也不是好的社会导向”。3 《扬子晚报》:《江苏一位著名法学家:纯从法律意义上来说,判得有点重》,2009年12月24日A11版。
可问题是:当法律遭遇感情、理性遭遇感性,普通公众尤其是身份隐匿的网民往往是倾斜于感情这方。这种情况下,如何对感性化、偏激化的网络舆论进行引导呢?个人认为,《扬子晚报》作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晚报、南京本土的老牌
传统媒体,在“张明宝醉驾案”中的表现可圈可点,一定程度起到了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的作用。纵观该报对整个事件的报道,可以发现该报采取了以下几个策略:
一:发挥传统媒体的公信力优势,澄清不实传言,及时引导网络舆论。
热点事件发生之初,尤其是某些事实真相还没挖掘出来之前,各种信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