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文言文教学之感.doc

格式:doc   大小:122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文言文教学之感.doc

上传人:wxc6688 2019/3/7 文件大小:1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文言文教学之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文言文教学之感张清文岁月的河流静静的流淌着,转瞬间,新一年的曙光又已闪现在眼前。回首过去的一年,则让初出茅庐的我深切体会到了一个道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和诸位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逐渐的领会到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艰辛与那份收获的快乐,而且在教学过程当中多少有了自己的一些感想,尤其是在文言文的教学上,开始形成了自己并不成熟的教学模式,其中包括,抛砖引玉——借助诗歌导入课文;以逸待劳——展示地图剖析文章;刨根问底——书写甲古引申字义。下面我就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描述分析。一,抛砖引玉——借助诗歌导入课文做任何事情,倘若一开始的时候就有一个噱头在那里,以下的内容就会进行的相对比较顺利,老师上课其实也大致如此。一般情况下,以开门见山的形式直接导入课文,倒也未尝不可,可总觉得是白开水加面包,虽能填饱肚子,但毕竟少了让人回味的感觉。诗歌这时就成了独特的美味香料,它既能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调动学生的学****的热情。特别是当诗歌涉及作者生平事迹,则可以将诗歌内容与作者介绍贯穿起来,形成一种顺理成章的过渡。譬如,《过秦论》的导语设计可向学生展示两首诗,一首是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闲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另一首是毛泽东的《贾谊》:“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须哀伤付一生。”接下来所要做的并非简单的向学生分析诗的内容,不妨将作者生平介绍穿插其间,形成自然流畅之感。“贾生即是贾谊(前220年——前168年),西汉洛阳人,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宣室求贤访逐臣’,可见贾谊在当时是受到汉文帝的赏识的,就是因为的‘才调更无伦’。十八岁就能诵诗书,善著文,闻名于郡中,20岁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迁太史大夫,参与政事,并表现出卓越的政治与文学的才能。所著的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文疏》《论积贮疏》最有名,其文议论风发,挥洒自如,气势磅礴,雄辩有力,颇有文采,感染力很强。然而,受到‘赏识’并不意味着受到应得的‘重用’,这就表现在‘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表现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于是贾谊由自己的不幸的遭遇深情的吟咏出《吊屈原赋》。后因提议改革政治,遭权贵嫉妒毁谤,贬为长沙王太傅。转任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他‘自伤为傅无状’,一年后也忧郁而死。年仅33岁,真可谓是英年早逝,也难怪毛泽东会感叹‘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须哀伤付一生’”。此时,导语所承担的已不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或是起着单纯的桥梁式的过渡引导作用,。它俨然是整堂课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即增添了学****的趣味性又合理有效地利用了上课时间。二,以逸待劳——展示地图疏通文脉事实上,文言文的教学所牵涉的内容既深又宽。上可追溯至三皇五帝,下则延及至今。而各个时期又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的诸多内容。为了便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背诵,往往会将相关内容适当的穿插课堂中间进行讲解。而当课文中出现战争场面时,国与国之间的纷繁复杂的地理位置与形势关系仅仅依赖于文字或口头的介绍则显得不够形象,也不够具体。例如,“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烛之武退秦师》高㈠上册第17课),“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勾践之地,南至于勾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勾践灭吴》高上㈠册第18课)。诸如此类文句中的地理名词与所指示位置与现今的有颇多差异。虽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