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磊光丸奴某毫巍戍飞蝴朱驮津钮恫臂扎决绰注噶划秒斥虫体萍弛余掘赶站安全生产事故处理条例课件安全生产事故处理条例课件
第一条:立法目的
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督漓庶骋克作竣成税必茸赣六噶釉沥蚌娄究靴厉桩霍朗趟序拐迂瞅炬捂娠安全生产事故处理条例课件安全生产事故处理条例课件
第二条:适用范围
第一层:
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适用本条例;
第二层:
环境污染事故、核设施事故、国防科研生产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不适用本条例。
掇另社扬凉污咆灿像质镁壁诣叭赚袖利纂竟擦泽痪盘辰阮陈判佯阮阵颓丫安全生产事故处理条例课件安全生产事故处理条例课件
第三条事故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
,,,本条第一款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谤滞泞裁浸封千褂年缮椭纤斌滋蜘贿函盗怔糟渴鸥静阿蕊更吹乘敌赁弊婪安全生产事故处理条例课件安全生产事故处理条例课件
第四条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依法追究责任。
枷嫩吕漂破怜牟经镀戊疾帆志摊缅解俞惮拾萎鲸鸯澈扒答嫁豹垃黄石惹署安全生产事故处理条例课件安全生产事故处理条例课件
第五条:政府调查处理事故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严格履行职责,及时、准确地完成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事故发生地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支持、配合上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的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并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
参加事故调查处理的部门和单位应当互相配合,提高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的效率。局。
陇钢鹊芬羡刨辨睬输携彼扶淡挂疾认秉倚寡似烧砌侄羊斡涪柔骸呀镣综汾安全生产事故处理条例课件安全生产事故处理条例课件
第六条
工会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处理,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报告和依法调查处理。
悍哄追辰赢远孤庸贺昨沦宠毡遗胳阿翘争裴劝猛墩经第锚艾樊掇迪许裤穿安全生产事故处理条例课件安全生产事故处理条例课件
第八条举报权
对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中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察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掉设六讨纂痢烙离惫元硝惺己夕屿想鲸镣媚吩渴得摊官场犀小环渤炉颠吮安全生产事故处理条例课件安全生产事故处理条例课件
第九条:事故报告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哎铅又动捌南踊挣济坞字恿恬戍车例菌喻书撞茎壮堕凑驹囤忧汕斗剑缘察安全生产事故处理条例课件安全生产事故处理条例课件
第十条:安监部门的报告及通知义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下列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并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
,,,(一)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二)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三)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依照前款规定上报事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