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毕业设计(论文)-华坪县绿色食品晚熟芒果新技术研究.doc

格式:doc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毕业设计(论文)-华坪县绿色食品晚熟芒果新技术研究.doc

上传人:3346389411 2013/1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毕业设计(论文)-华坪县绿色食品晚熟芒果新技术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学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华坪县绿色食品晚熟芒果新技术研究
学生
指导教师
专业农业推广与创新管理
层次专升本
批次 071
学号
学****中心
工作单位
2008 年 8 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个人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国农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毕业论文(设计)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生签名: 时间: 年月日
关于论文(设计)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专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暂行规定)》对:“成绩为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网络教育学院将有权选取部分论文(设计)全文汇编成集或者在网上公开发布。如因著作权发生纠纷,由学生本人负责”完全认可,并同意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可以以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有权保留送交论文(设计)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设计)。
[保密的毕业论文(设计)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
学生签名: 时间: 年月日
华坪县绿色食品晚熟芒果新技术研究
XXX
(工作单位:)
摘要
中央确定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云南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绿色经济强省”规划,给生长快,见效快、适应性强、市场好的芒果产业开发带来了机遇。华坪是典型的农业县,田少、地多、宜林荒山多,气候干燥,缺水;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生产管理水平低下,不善精耕细作。芒果是深根性果树,主根特别发达,具有较强的耐旱和耐湿力,很适合华坪热区山地栽培,也适应华坪多种土壤和干燥的气候;芒果对肥水要求不高,耐粗放管理,很符合华坪广大果农的生产技术要求。农业科技部门在华坪芒果“”发展立项后的十多年里,先后引种43个,试验、示范、筛选出了8个具有华坪特色并具有一定市场优势的中晚熟良种在全县推广;先后研究总结出了芒果换冠良种嫁接改良、绿色食品芒果生产、花控等先进适用技术在芒果生产中推广应用,取得了亩产上万元的高效益。使广大果农看到了、听到了、偿到了种植芒果甜头,芒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近几年,农民自发购苗发展种植的积极性非常高。芒果种植投入少,易管理,收益较高、生态效益好。发展芒果产业,以果兴林,以果促农,以果增收,有利协调人与自然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多重关系,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芒果产业已成为华坪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但同时,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产量的增加,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不断凸显,制约了华坪芒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华坪芒果产业的现状、晚熟芒果新技术和存在问题着手,认真研究,提出华坪芒果产业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华坪县概况晚熟芒果新技术分析问题及对策
目录
前言 1
1华坪概况及绿色食品芒果生产现状 1
1
1
2华坪县绿色食品晚熟芒果新技术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 2
3华坪县绿色食品晚熟芒果新技术 2
3
3
4晚熟芒果新技术应用分析 4
4
4
5效益分析 5
5
5
5
6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
6
7
7结论 8
参考文献 9
后记 10
前言
小康社会的建设和实现,首先是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和实现。华坪是典型的农业县,山多田少,发展芒果产业,能充分利用华坪固有的热区资源对山地进行开发利用,有利于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和促进全面建设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芒果产业的发展联系千家万户,农民是芒果产业发展的主体,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民群体收入增加缓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分化,城乡差距,高低收入差距逐渐扩大,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群体性纠纷和矛盾更加突出。发展芒果产业,增加了广大种植区农民的收入,缓解社会矛盾,对创造一个健康、稳定的农村社会环境起到了促进作用,为经济社会大繁荣、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芒果产业按照“适地适树”原则,充分利用华坪现有的自然资源,是全县农业产业中最具优势的产业,具有明显的晚熟优质特色。发展芒果产业,完善的绿色食品晚熟芒果标准化生产技术,以果兴林,以果促农,以果增收,有利协调人与自然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多重关系,实现生态、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