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树立信义新典范 传递社会正能量.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树立信义新典范 传递社会正能量.doc

上传人:乘风破浪 2019/3/8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树立信义新典范 传递社会正能量.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树立信义新典范传递社会正能量-新闻学树立信义新典范传递社会正能量 胡蔓1月14日至2月5日,湖北日报连续刊登《信义夫妻生死践诺》系列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多家中央媒体转载,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准则之一,它的培育和践行,最终要在民间、在群众、在实践中得以实现。在倡导全国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信义夫妻”的事迹有良好的社会示范意义和极强的现实指导性。湖北日报用一系列真实、客观又富有感染力的报道,展现了普通人如何用最朴素、最感人的方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促进了社会风气的转变,同时引领了社会舆论,彰显了主流媒体传播社会正能量的担当精神。一、及时反应,精心策划1月13日,湖北日报社会新闻中心记者意外获知一条线索:妻子不幸遭遇车祸去世,丈夫强忍悲痛,丧事尚未料理,首先替逝去的老伴儿为工友们结清工钱。职业的敏感让我们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凡人善举,值得报道。由于年关将至,这些天,我们社会新闻中心的记者也接到大量关于包工头拖欠农民工工钱的投诉。为此,编辑部还开通了讨薪热线,为农民工奔走、呼吁,在采访中,记者也深深体会到讨薪的不易。在此背景下,这对平凡的夫妻,却有如此信义之举,确实令人感佩。一股***在记者胸中激荡,当即,编辑部决定,社会新闻中心的3名文字记者和视觉新闻中心的一名摄影记者立即赶赴这对夫妻家。这次采访首次运用全媒体作战策略,报网互动,湖北日报和荆楚网的记者一道采访、全程跟进。社会新闻中心调配了全部门的力量,所有编辑记者全部投入采写,多次赴汉阳、应城采访。最终呈现出来的是整版、半版的消息、通讯、评论和图片,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气势磅礴的舆论场。从1月14日到2月5日,在23天的时间里,呈现在报端的“信义夫妻生死践诺”系列报道达几十篇,此外还有数十幅图片。不到一个月时间,“信义”的话题迅速引发广泛关注,有上千万的网友点击。二、捕捉细节,打动人心在记者们被“信义夫妻”深深打动的时候,另一个“信义”图景也在记者的脑海里显现。2009年底,孙水林、孙东林兄弟的诚信之举深深打动了无数中国人。一个是接力送薪的“信义兄弟”,一个是生死践诺的“信义夫妻”,这不正是诚信之棒在荆楚接力传承吗?当我们走进“信义夫妻”的住处时,我们被他们的苦寒深深震撼,更是感到“信义夫妻”与“信义兄弟”相比,既是传承,也是升华。“信义夫妻”的家,不过是一个10来平方米的窝棚,家的周围其实是堆积如山的废品。他们家里没有像样的家具,搬给记者坐得小板凳也是捡回来的,上面布满陈年的污渍。因为“家”实在太过局促,院子里还堆着一些刚捡回来、未来得及卖钱的废品,我们的采访只能在工棚外进行。由于到他们家已是夜晚,我们借着工棚内昏暗的灯光,在门外吃力地记录着,旁边的陈年废品散发着一阵阵的酸腐味。他们生活如此苦寒,却还如此“信义”,这实在难能可贵。信义妻子的最后嘱托是“给工友的钱别算少了”,最后出工是“寒夜里被喊出门清扫渣土”。更让人揪心的是,不久前,女儿给何运香买了件新衣服,她“觉得日子不苦了”。但这一切都来不及一一感受,信义妻子就撒手人寰了。多么质朴的诺言,多么艰辛的生活,多么乐观的情怀,记者们被打动着、也被感染着。这些打动我们的细节被记者们捕捉、记录下来,并在报道中呈现出来。他们的凡人善举感动了荆楚大地、感动了大量读者。三、反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