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doc

上传人:wxc6688 2019/3/8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市山镇沙岗小学:严文海“数感”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数学课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为课标)指出: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是人主动自觉地理解和应用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良好数感的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有灵敏而强烈的感悟能力。数感体现在许多方面,如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在学生的作业中经常会出现这类答案:“黑板长30米”、“1克=1000千克”、“小林身高147米”、“爸爸今年18岁”、“磨1千克面粉需要小麦5克”。对于这类司空见惯的错误,我们往往感到又好笑又好气,不禁感叹我们的学生怎么就不联系实际想想,心里怎么这点“数”也没有!对此错误,我们教师一般会认为学生的解题方法没掌握,其实这是因为我们的学生没有良好的数感造成的。那么我们老师又应该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让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让良好的数感走向学生心灵世界呢?一、在细心观察中建立数感《课标》指出:“学生的学****内容应该是现实、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等。”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学生认识事物的基础,观察是形成和发现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了解,感受数的意义,建立数感。如教学“0”时,我启发学生说出在日常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0”,这时学生的积极性一下高涨了起来。“在体育比赛的比分中见过”、“在温度表上见过”、“电话上有0”、“我的直尺上有0”……学生直观体会到“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还可以在温度上、方向图上表示分界点;在尺子上表示起点;在日历、电话、车牌与其他数字一起组成号码。又如教学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让学生观察并说说自己身边的数,生活中用到的数。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的学号、生日、身高、体重;自己喜欢的某本故事书有多少页,1页大约有多少字;自己家所在的街道号码、住宅的门牌号;到商场购物,各种商品的价钱。这些都是学生身边的事,很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样,学生在观察中体会到了数的含义,在现实中建立了数感。二、在大胆猜想中形成数感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中,引导学生合理猜想,对于形成他们的数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在教学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谁能告诉大家你今年几岁,你妈妈今年多少岁吗?有个学生大声说:“我今年7岁,我妈妈今年32岁”。老师把7和32写到黑板上并问:“谁能用数学语言说一句话?”学生说:“7比32小,32比7大”,“妈妈的年龄比孩子的大得多”,“孩子的年龄比妈妈的小多了”,“妈妈比孩子大25岁,孩子比妈妈小25岁”。老师又问:“你们想不想猜猜我今年几岁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老师28岁;20岁;22岁……”老师提示:“我的年龄比你们大得多,跟刚才那位同学与他妈妈相差的岁数差不多。给你们三个答案:20、26、30,我今年可能多少岁?”学生异口同声地喊出“26岁”,准确地猜中了老师的年龄。在这样的游戏中,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形成了数感,使学生感到数学是富有情感,让学生学****暖暖的数学。三、在操作体验中增强数感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