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二章,综合应用统计、会计、数学等方法,为测定一个国家(地区、部门)在特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流量)和特定时点上的经济成果(存量)所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其各项总量指标及其组成,是进行经济分析、经济预测和决策研究的重要依据。两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账户体系(ounts,SNA)主要由市场经济国家和第三世界衡表体系(thesystemofma-terialproductbalances,MPS)主要由原来的计划经济国家采用,也叫东方体系。现在主要采用SNA。:,首先需要了解国民收入帐户知识。如果把一国经济比喻为一辆汽车,国民收入帐户就是汽车发动机的机械示意图。该图虽未解释发动机如何进行工作,但是标示了汽车关键部件的名称,且显示了这些部件如何相互联系。:产生背景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大危机,对经济运行整体情况的信息需求比任何时侯都更为迫切,国民经济帐户和GDP度量体系应运而生;二战期间政府控制经济的需要上升,推动了有关统计体系进一步发展;后因政府,专家,企业界和公众的合作和努力,国民收入帐户统计不断改进和丰富,形成了现在相对完整的核算体系。(grossdomesticproducts,GDP):国民收入帐户的核心概念,它度量一定时期(通常是一个季度或一年)内,一国经济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当期生产总值。注意:为免重复计算,GDP只计算最终产品价值,而不计算中间产品价值。GDP乃市场价值概念。除少数例外,GDP仅指为市场而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价值,非市场活动不包括在内。GDP仅只一个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而不是一定时间内所售出的最终产品。GDP仅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价值,故包含时间因素,是个流量。GDP指一国国土范围内所生产的产品价值,而不管这种生产的生产要素的归属关系。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最终产品(finalproducts):最后使用者购买的全部商品和劳务。中间产品(intermediategoods):作为生产要素继续投入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计算最终产品价值,常用增值法(valueadded)或最终产品法(finalproductappro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