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避暑山庄文津阁.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避暑山庄文津阁.doc

上传人:花花世界 2019/3/9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避暑山庄文津阁.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避暑山庄文津阁-旅游管理避暑山庄文津阁 文津阁位于热河行宫(今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平原区的西部,建于乾隆三十九(1774年),是仿浙江宁波天一阁建造的。本文叙述了文津阁的建造历史以及文津阁的建筑格局和特点,以及藏书历史渊源以及对书籍的保护措施等,是研究文津阁的一个很好的参考资料。牛菁清代离宫别苑的藏书楼仅存文津阁。文津阁位于避暑山庄平原区的西部,北山和西岭间松云峡谷口台地上。山溪从右侧长山流过,长湖自左侧流过,有悬岩瀑布“千尺雪”扬扬洒洒,留下一股清溪聚于门前,于山石间汩汩作响。石上构敞厅名“玉琴轩”,门右有小院,竹树拥簇,称“宁静斋”,斋后长山,遮断山后的芳园居。玉琴轩四出游廊,曲幽无尽,南廊通联硕大的敞亭,名“曲水荷香”。文津阁地当山谷,自踞台地,四周环水,颇具仙山琼阁的无穷意境。文津阁拥有四进院落。以玉琴轩为首门,合槁扇则封堵为门,开槁扇则为敞轩通达。过轩门铺设自然山石踏步,有修篁掩映,柏树参差。二门为青砖硬山门斗式,封闭墙内收,对开版门,敷设青白石抱鼓。入二门有巨大浆石叠山,外看为影壁山,内看是相形假山造景。山体嵯峨崇峙,下辟幽洞,洞外蹬道盘旋。假山上再叠相形人物与山体,构小碑小亭。穿洞右行人第三进院落,登山左行至假山之巅。第三进院落即是文津阁,呈深藏假山之中态势。阁前一深池,假山隐藏一孔隙,运用光线反射原理,避暑山庄文津阁藏书楼透光投向池水,呈缺月半轮,景境幽清,名之为“日月同辉”。阁后为第四进院落,再凿小池,点布卧石苍苔,辅植奇花异草,间有高松数十株,四周环绕粉墙。文津阁构造奇特,藏书功能独到,并没有被现代人所认识。因为早在清道光时期已将文津阁收藏的《四库全书》撤向京师,中华民国初年再度将其收藏的《古今图书集成》撤到北京图书馆,文津阁遂成一座空置的藏书楼。1980年承德市图书馆作过一次试验,将已经生殖蠹鱼(以纸张、衣物为生存食物的小虫)、壁虫的图书移入文津阁一室存放。结果不到一年,原来生机活跃的蠹鱼、壁虫全部死绝,而且没有投放任何杀虫药。这一试验结果引起社会及专业人员的关注,是什么原因在不使用药物条件下,古、旧图书能防止虫蛀?文津阁藏书楼又是怎样防止潮湿霉变和避免日光照射,从而防止纸张干燥变脆的呢?防止虫蛀是图书收藏之第一难题。甚至药物投放,寄生虫获得抗药生理性能,也很难奏效。文津阁没有蛀虫,不使用药物,说明里面不适宜蛀虫生活繁衍。文津阁地处松云峡谷口台地,前有广阔的草原,四面临风,可散郁热驱湿气,环境清新。左、右夹山溪湖沼,前、后各有水池,庭院苍松、古槐葱郁。这样的地理条件,使建筑的热量及时散发,清冷气流贯通阁内大小空间,形成局部气温偏低和温差变化不大的特殊环境。经实测发现,文津阁内夏天最高温度14-15摄氏度,春、秋、冬三季阁内平均温度10摄氏度以下。科学试验证明,昆虫在15摄氏度以内停止繁殖,而10摄氏度以下是昆虫的死亡温度。由于文津阁夏天室内温度不过15摄氏度,且时间短暂,使蛀虫没有育卵时间,虫卵亦没有孵化幼虫的温度条件,造成新虫无继,成虫死亡。特别是以室内为生存条件的一类蛀虫,生活繁育温度要求高于15摄氏度,文津阁就成为无虫害的建筑物。古代社会由于灭火能力低,历来重视防火,尤其像文津阁这样收藏图书的建筑物。文津阁的构建吸取了天一阁的传统学说。以“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理论构建下层六间,上层通间为一的形式;还取“五行”“壬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