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谈房价上涨与其宏观调控
高房价之于大学生
高房价带来的问题
对高房价原因的探究
宏观调控政策
房价问题展望
高房价之于大学生
对于不少“蚁居”的农村大学生而言,毕业后的现实让他们失望:奋斗数年,却没有立锥之地;萌生退意,想要放弃城镇户口,重返农村,却发现同样困难。这个处于尴尬境况的群体,被称为“新知青”。公共管理学专家指出,要想让“新知青”回村比进城难
2002年,吴屹(化名)考入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后又升入河南工业大学读书,他的户口也随之“农转非”。对许多当地农民而言,这是一次“鲤鱼跃龙门”的机会。但大学毕业后,吴屹发现,他根本无法在郑州立足。指着脚下的钢筋水泥,吴屹说:“我觉得自己很难融入这里。”3年前,他在郑州找到一份工作,月薪1100元,现在涨了,也仅有1800元。最初,他住在城中村里,房租100多元。随着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今年年初,他不得不搬到距公司较近的一个小区,房租一下涨到500元。“算下来,除去房租、水电费、话费和吃饭,我每个月最多只能攒下300元。”吴屹说,一场病下来,积蓄基本就被掏空了。然而,真正让他产生回家念头的,是不断上涨的房价。“动不动就六七千元一平方米的房子,这辈子也买不起啊!奋斗3年,我既不是城里人,也不是农民。”
吴屹的遭遇并非少数。网友“豆豆”曾在网上发帖求助:毕业后在一家单位工作,转正无望,“而想把户口转回原籍的农村,村里却进行阻拦。”“我们是农村出来的,大学毕业后在城市买不起房,想回老家还没有农业户口。”
由于农村户口上所附着的各种利益,新村民的迁入不可避免地会分割这块利益蛋糕,这使得“非转农”变得异常艰难。从2004年开始,中央已经连续7年出台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而相继出台的各种惠农措施,让多数农民受益。种地有农业补贴,看病有合作医疗,上学还有特困生补助。就连购买家电,还可以按照13%的比例进行报销。更重要的是,农业户口可以分到土地,还不用为住房烦恼。
现实就是这样残酷。年轻人不得不预支几十年为现在的高房价买单,所牺牲掉的是现在的生活质量,以及暂时搁置的生宝宝的计划。
“把钱交给开放商的那一刻,我就已经想到,接下来会过什么样的日子了。我们每个月要供4000元的房贷,因为我们的工作加班是常态,所以基本不会在家做饭,偶尔再跟朋友聚聚,每个月的饭钱就要3000元,交通费两个人200元已经是很省了,再扣除每个月要还亲戚的钱,也就剩下500元用来购物和娱乐了。”(《北京青年报》11月23日)这是北京一对月入18000元的年轻人的现实版“蜗居”生存。
高房价带来的危害
大家所关注的,多是房价之高的畸形经济。但我们更应关注的,是一代人因为难以负荷的房价,而让本该展翅高飞的青春理想坠入物质生存的艰难,一代人没有梦想,所仅有的梦想也不过是城市里一间仅可容身的居所。等这一代年轻人成为社会的中坚,他们的理想、责任和信仰因为被高房价的压迫,变得狭隘贫乏、缺乏想象力,缺乏冒险精神,那么,这最终将是谁的损失?
蜗居
过去一年大家都在谈《蜗居》,因为对城市中高房价的写实,引起极大共鸣。一平米的格子间,每日挤公交,中午一个盒饭,每个月几千元的房贷,《蜗居》叙述的就是城市里小白领光鲜表面背后所承受的高房价压迫。
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