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广州帽峰山林区空气负离子动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广州帽峰山林区空气负离子动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doc

上传人:1006108867 2013/1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广州帽峰山林区空气负离子动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广州帽峰山林区空气负离子动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徐猛1,陈步峰1*,粟娟2,史欣1,潘勇军1,肖以华1,周韶鉴2
1. 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520;2. 广州市林业局,广东广州 510030
摘要:采用定位连续观测方法,研究了广州帽峰山森林公园负离子含量近5年的年、季、月变化及不同天气的变化规律,并以此对帽峰山森林公园的空气质量进行了计量评价,分析了空气负离子含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林区不同观测区的负离子含量差异较大,山下瀑布空间负离子含量最高,平均水平达达21729 ions·cm-3;林内负离子含量年间及月间变化不大,沟谷小溪和山中部瀑布空间由于人为干扰,负离子含量年动态呈现降低趋势,山下瀑布空间年负离子含量维持在20000 ions·cm-3左右;负离子含量的季节差异显著,春夏季大于冬秋季,夏季最高、冬季最低。空气质量评价系数CI的最低在2月份、最高在8月份。不同天气条件下负离子含量大小顺序为下雨>晴天>阴天。负离子含量与空气温度呈正相关,与空气湿度呈正相关,与空气气压呈负相关。
关键词:空气负离子;空气质量评价系数(CI);定位研究;帽峰山;常绿阔叶林
中图分类号:X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8)05-1891-07
19世纪末德国学者Elster和英国Geitel发现了空气离子的存在, 20世纪初人们肯定可空气离子的生物学意义[1-2]。我国对空气负离子的研究始于1978年, 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和90年代初两个负离子的研究发展高潮[3-4]。目前,我国关于空气负离子方面的研究,主要侧重在人为干扰环境和自然环境中空气负离子水平、空气负离子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空气负离子资源的开发利用等[4-7]。近几年,我国林业工作者开始关注森林对空气负离子的响应,并着手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但是森林对空气负离子影响的情况,尚缺少长期区域定位研究和系统定量的研究[3]
空气负离子具有杀菌、降尘、清洁空气的功效,利于人体健康,空气负离子可影响5-HT(5-羟色胺)浓度,5-HT是人体内具有多功能的神经介质,通过调节5-HT的升降而影响全身各系统。空气负离子对生命必不可少,于人体健康十分有益,其含量水平已成为评价一个地方空气清洁程度的指标。
本文通过长期区域定位研究,对帽峰山近几年空气负离子的状况及其和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较长时间跨度内探讨负离子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期对本地区空气质量评价提供依据,为不同地区森林空气离子的长期研究提供借鉴。
1 试验地概况和研究方法
试验地概况
帽峰山森林公园位于广州市东北部,坐落在北纬23°16′—23°19′,东经113°22′—113°29′,距广州市中心30 km, km2。区内以低山为主,最高峰帽峰山海拔535 m,为广州地区最高峰。境内地势为中间高,自西部分别向西北和东南倾斜,土壤类型为赤红壤,属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帽峰山森林公园原生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现在的植被为人工植被和天然次生植被的混合体,部分马尾松林和杉木林已形成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据初步调查,目前帽峰山森林公园常见植物有125科,447种[8]。优势树种有中华楠(Mac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