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司法考试民法复习资料:原始取得.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司法考试民法复习资料:原始取得.doc

上传人:gd433 2015/10/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司法考试民法复习资料:原始取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司法考试民法复****资料:原始取得
司法考试民法复****资料:原始取得。2015年国家司法考试的征程已经出发,法律教育网的小编深知考生的艰辛,特意为大家整理了原始取得的内容,希冀对大家备战2015年国家司法考试有所帮助,祝广大考生2015年司考金榜题名。
1、善意取得
(1)概念
善意取得亦称即时取得,是指原物由占有人转让给善意第三人时,善意第三人一般可取得原物的所有权,所有权人不得请求善意第三人返还原物。此处的善意第三人即不知占有人为非法转让而取得原物的第三人。
(2)构成要件

△注意:动产必须是占有委托物——自愿(基于合同、共有关系而丧失占有)
占有脱离物——遗失物、盗窃物(原则上不适用善意取得)
△所有权人(遗失人)有权选择
a、主观标准,2年(除斥期间)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算,从第三人处可以索回自己的遗失物
(a)原则上是无偿取回
(b)第人三***卖、有经营资格的出卖人处取得,所有人返还价金后取回
b、直接要求物权处分人赔偿——注意这里的诉讼实效问题(两年)
、名义登记人实施无权处分行为

——受让价格合理
——已经交付或者登记
(3)善意取得的法律效果
,原权利人丧失标的物所有权,而受让人则基于善意取得制度而获得标的物所有权。
,让与人与受让人基于有偿法律行为而发生债的法律关系,在受让人获得标的物所有权以后,应当承担向让与人支付价款的义务,而不能根据让与人无权处分而拒绝支付价款。
,由于善意取得的法律效果是所有权发生转移,因此原权利人无权要求让与人返还原物,只能要求无权处分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要求让与人返还不当得利。
(4)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在理解善意取得制度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不动产上也可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当然不动产的善意取得以登记为要件。
、赃物不能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漂流物、隐藏物、埋藏物适用同样规则。
,也适用于他物权的取得。因此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权、质押权等他物权也可以善意取得。
,则不论其取得财产时是善意还是恶意,亦不能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5)总结归纳:民法中的善意第三人保护规则

【重点法条】:《物权法》第106条: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照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
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前两款规定。

【重点法条】:《合同法》第49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