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简简单单做数学.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简简单单做数学.doc

上传人:wxc6688 2019/3/9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简简单单做数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简简单单做数学兴国县实验小学曾庆琼新课程标准为我们提出了新理念、新要求。新教材、新教学方法、新教学手段仿佛披上了一层层神秘面纱,有时真让我看不透。各种亮相课、优质课、比武课纷纷用上了多媒体。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课堂场面不断冲击着我的感官。数学课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也越来越难上了!慢慢的,我也不断发现,新的课堂教学并非一定是复杂、难以驾驭的。一些简单、朴素的教学环节也能体现新理念,有利于激发学生学台,促使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实现。以下所举案例都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导入课题课题导入旨在花较短的时间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如何才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并且使新的学产生“不协调”。有时,一道简单的数学应用题就可以轻轻松松把他们带入数学的乐园。如:《加、减法估算》片断出示:小红要买一个38元的足球,一套57元的球衣。小明要买一双87元的球鞋,一双24元的手套。他们每个人都带了100元钱。师:你能帮他们想想,各人的钱带够了吗?比比赛,谁能很快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学生们凭着以往的经验,有的笔算、有的口算,都去算精确的结果。师:其实还有一种更快的算法,它不叫口算,也不叫笔算,它叫估算。什么叫估算?为什么要估算?同学们想学习吗?二、创设情境创设情境并非一定要借用绚丽多彩的画面或引人入胜的故事。有时,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也会让学生进行不断深入的思考。如:《长度单位》片断先让学生明白物体有长短之分。师:同学们知道自己的数学书的短边到底有多长吗?有的学生不知所措。教师提示,可以用其他的东西比划比划。这样,学生就动手操作起来了。生1:数学书的短边比我的手掌短一点点。生2:它的短边有我的新铅笔的一半长。生3:它的短边刚好和我的铅笔一样长。生4:沿着它的短边可以放2把小刀。师:你们说得都很对,可是为什么结果却不一样呢?……生:测量的工具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了。师:如果制鞋厂用同学们的手掌、铅笔、小刀去定鞋子的长度,比如说,小明,你的鞋子做好了,和一个小朋友的铅笔一样长。你知道这双鞋有多长吗?生1:不知道用哪支笔测量的?生2:铅笔越用越短,以它为标准很不准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学生们能去操作,交流,并且认识到:测量工具不一样,标准也不一样,很不方便,需要用统一的标准,也就说用长度单位去测量物体的长度。三、自主探究以往,教师教学设计一般很细,很窄,而且复习时也是层层铺垫,可谓环环相扣,滴水不漏。课堂上,教师上不断讲解、示范,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了多给学生一些探索问题的空间,教师设计的问题宜大些,有一定的弹性。如:《退位减法》片断出示:56-456-856-1056-18师:同学们,你们能算算这四道题吗?不会做的算式可以和同学合作:先用小棒摆一摆,再来算一算。学生汇报计算的结果。思考:1、哪些算式不好算,容易算错?难在哪里?大部分学生都认为“56-8”比较难,“56-18”就更难了。摆小棒时,单根的不够减,需要拆开一捆小棒,用16根才够得减8根。思考:2、你又是怎样算“56-18”的呢?指名学生展示了不同的摆法,其他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摆法属于哪一种。生1:6个一减8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