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杭甬运河杭州段航道改造工程(第五设计段)康湖桥设计总结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二OO七年十月设计总结一、概述康湖桥上跨杭甬运河杭州段(第五设计段),位于萧山临浦界内,沟通临浦开放区与03省道复线。在桥位附近,原为一条乡镇工业开放区道路。由于航道的改造,穿越了该道路。为了保证原有道路的畅通,需要按照满足开发区道路与航道通航标准,改建本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本桥桥位、桥型及建设规模经过各部门多次仔细论证确定。本桥主桥采用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提篮形式,上跨杭甬运河航道,通航净空满足Ⅳ级航道(Bm>,Hm=)标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设计依据1、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杭甬运河(杭州段)航道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文件;2、浙江省发展计划委员会[2001]216号文件《关于杭甬运河杭州段航道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3、浙江省发展计划委员会[2006]178号文件《关于杭甬运河航道改造工程(杭州段)调整初步设计的批复的函》;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3、杭州市杭甬运河工程建设处总师室传真件《杭甬运河杭州段航道桥梁施工图设计详表》(2005年1月18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4、《杭甬运河杭州段康湖桥施工图设计技术咨询报告》;5、《杭甬运河杭州段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协调会纪要》。三、设计规范1、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2、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3、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4、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5、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6、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JTJ062-91)7、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8、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28:90)9、建筑工程行业标准《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四、设计标准及技术指标1、桥型:主桥——83m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提篮结构。引桥——两侧引桥20m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先简支后连续结构。2、全桥配跨:原设计:8×20+83+14×20m,。修改设计:7×20+83+14×20m,。3、桥面宽:主桥:(系杆宽度)+(防撞护栏)+14(行车道)+(防撞护栏)+(系杆宽度)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引桥:(防撞护栏)+14(行车道)+(防撞护栏)。4、通航净空:Bm〉,Hm=。满足Ⅳ级航道通航要求5、设计荷载:汽车-Ⅱ级。6、桥面纵坡:主桥设R=2500m、T=、E=,%的纵坡。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7、公路等级:达到原有公路设计等级,设计时速40公里/小时。8、桥面横坡:%双向横坡。9、通航最高水位:(吴淞基准面)。10、桥面铺装:10cmC40混凝土调平层+5cm沥青混凝土。五、主要材料1、混凝土:主桥系梁、端横梁、中横梁采用C50混凝土,主桥桥道系预制板采用C40混凝土,现浇接头采用C50混凝土,拱肋钢管内填充混凝土采用C50混凝土。引桥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采用C50混凝土,空心板铰缝采用C50小石子混凝土,空心板封端采用C25混凝土,墩顶连续处现浇混凝土采用C50混凝土。全桥桥墩盖梁、墩身及桥台盖梁、背墙采用C30混凝土,承台、桩基采用C25混凝土。桥面铺装调平层采用C40混凝土,铺装层采用5cm厚沥青混凝土。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的有关规定。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2、普通钢筋及钢材:普通钢筋直径大于等于12mm者,采用HRB335钢筋,直径小于12mm者,采用R235钢筋,其物理性能必须符合有关规定。钢管拱肋采用Q345D钢材,钢垫板和其它预埋钢板均采用Q235钢,其物理性能必须符合有关规定。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3、吊杆吊杆采用PES7-73成品索,工厂生产,现场安装。吊杆钢丝束弹性模量:。抗拉强度:。靠近拱脚处两对吊杆顶端要求设偏转装置,吊杆要求采用防腐索体,防水罩以2m范围内设不锈钢外套管。吊杆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技术标准或规定)生产和验收。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4、预应力钢绞线:系梁预应力钢绞线采用GB/T5224-1995标准生产的的低松弛270K级钢绞线,,标准强度:;弹性模量:。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5、锚具:主桥系梁纵向预应力采用YM15-12和YM15-10锚具,桥道系中横梁预应力采用YM15-6锚具,端横梁采用预应力采用YM15-7锚具,吊杆采用L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