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澳门松山市政公园物种多样性特征.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澳门松山市政公园物种多样性特征.doc

上传人:1006108867 2013/11/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澳门松山市政公园物种多样性特征.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澳门松山市政公园物种多样性特征
张运春1,2,彭少麟1*,张桥英1,张素梅3,侯玉平1
1. 中山大学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275;2. 山东轻工业学院,山东济南 250353;
3. 澳门民政总署,澳门 CP3054
摘要:根据实际情况,将澳门松山市政公园植物群落分为阴香群落、假萍婆群落、假萍婆+石栗群落,调查并分析了各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水平表现为灌木层较高,草本层与乔木层较低。但总体而言,这些群落的植物种类都较少,物种多样性水平尤其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水平低。因此,应加强抚育,可通过生态恢复改善环境条件,为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创造条件;通过林分改造促进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的提高,同时也能丰富森林景观。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城市绿地
中图分类号:X1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8)05-1970-04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目标之一,也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要建立一个完善且相对稳定的城市生态系统绝不能忽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1]。随着城市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类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逐渐重视,同时也意识到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性,城市生物多样性水平也已成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指标[2-3]。公园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主体,也是城市中植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方,对城区公园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是保护和建设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基础[3]。
澳门自开埠400多年来,对外交流的频繁及旅游业和经贸的发展导致外来种入侵[4]和生态环境破坏[5],给澳门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带来了较大的压力,而目前对澳门城市公园植物多样性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本研究在系统调查澳门松山市政公园植物群落的基础上,分析其种类构成和公园绿地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松山市政公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研究地概况
松山又名东望洋山(N22º11''',E113º32'47''),位于澳门半岛正中心,海拔约90 m,是澳门半岛的最高点,因曾经广植马尾松而得名。该区属亚热带气候,兼有温带气候的特性,秋冬干燥寒冷,春夏温暖潮湿[6]。 ℃;月均温最低10 ℃, ℃;平均湿度80%,年均降水2031 mm[7]。台风期为5—10月,以7—9月最盛,常有狂风暴雨[6]。
样地调查
于2007年11月对松山市政公园采用样方法进行群落调查,在公园长轴和短轴方向分别设置两条样带,并沿样带间隔设置样方。乔木取样面积为10 m ×10 m,调查记录乔木种名、高度、胸径、冠幅。将每个乔木样方分成4个5 m×5 m小样方,调查记录灌木种名、高度、盖度、株数;在每个小样方内随机设置1 m×1 m小样方,调查记录草本种名、高度、盖度、株数。共调查14个乔木样方、56个灌木样方和草本样方。
数据处理
乔木重要值[9]:
IV=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显著度(1)
物种多样性水平测度采用以下四个指标[10-12]:
(1)丰富度指数
Margalef 指数: (2)
(2)多样性指数
Shannon-Wiener指数:
(3)
(3)均匀度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