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论《围城》中的“言内意外” 现象.doc

格式:doc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论《围城》中的“言内意外” 现象.doc

上传人:3346389411 2013/11/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论《围城》中的“言内意外” 现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号:2008011383
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士学位论文
题目论《围城》中的“言内意外”现象
学生
指导教师
年级 2008级
专业汉语言文学
系别中文系
学院文学院
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论《围城》中的“言内意外”现象
学生姓名刘静
指导教师赵惜微
年级 08级
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2012年 5月
课题来源:
自拟题目,通过阅读叶蜚声、徐通锵的《语言学纲要》以及其修订本,对“言内意外”现象深感兴趣,便特选取语言艺术家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来对“言内意外”现象进行研究,获得指导教师的认可,批准此题。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在了解日常语言交际过程中“言内意外”现象的同时,更加注重研究分析小说中的“言内意外”现象,特选语言学大师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来进行细致分析,从而深入了解文学创作中的“言内意外”现象。
意义:一部好的小说,一首好诗,往往在有限的言辞中寄寓着无尽的意思,为读者咀嚼、琢磨作品的思想内容留下广阔的天地。本文对于“言内意外”现象的产生、形式有着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将《围城》中“言内意外”现象的拿来?进行举例研究与探讨,这使我们对于文学作品中的“言内意外”现象的表达作用及外在艺术表现形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有助于我们今后阅读思维的开拓与发展,写作过程中语言的巧妙运用。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研究现状:
“言内意外”现象在生活中不难发现,很多文学家、语言学家对文学作品中的“言内意外”现象也有所研究,但大多是通过诗歌、散文来进行分析。古代诗词作品,往往舍弃外露的铺叙或直接的抒情,其题旨与情感之深意一般深藏于言内意外,因而具有朦胧美和多义性。好的诗词既要对有形之物进行真切的描述,又要在对事物进行形象描述的基础上以物比意,贴切自然地抒情言志,抒发诗人对生活的独到感受和认识,达到图文并茂、形神兼备,达到诗词之精髓——言内意外,在特定的情境中溢于言外的意义。很多学者对诗词的“言内意外”中所蕴含的修辞方法有所研究,如:比喻、用典,移情等等。但是,对于小说中的“言内意外”现象的研究甚少,只是仅仅局限于对“言内意外”现象的产生,形式的研究。大多数对钱钟书著作《围城》的研究也只注重其内涵,如人生哲理与时代悲剧的发掘,文化与人生底蕴的思考,以及具体的修辞手法等高超语言表达艺术的研究与分析。(需要有一些具体的他人的研究成果,比如相关内容的语言学著作、
学术论文等。举出四五个就可以,从你论文后面的参考文献中选。)
发展趋势:
“言内意外”现象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具体的小说中可以发现,它们有着独特的表达效果。在《围城》中“言内意外”现象主要表现形式本文是从修辞上说,可以从描写方法上展开研究,这都是外在的表现形式。也可以从其内在的蕴含中去找寻“言内意外”。这不仅可以使读者对小说的主旨大意有深刻了解,还能有助于今后阅读思维的开拓与发展以及写作过程中巧妙运用语言。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研究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
主要内容:(1)介绍“言内意外”现象及产生原因,表现形式
(2)具体研究《围城》中的“言内意外”现象
(3)从描写方法与修辞手法上分析《围城》中的“言内意外”现象
(4)总述“言内意外”现象在《围城》中的表达作用
方法:提出个人观点,并引例进行论证。分析、阐释。
主要问题:
(1)“言内意外”现象的实质
(2)“言内意外”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3)从几个角度对《围城》中“言内意外”现象进行分析
(4)“言内意外”的艺术表达作用是什么
不是你论文中阐述的问题,是你写作中遇到的难题。应该没有这么多。
解决方法:
(1)与指导老师探讨,认识课题的深度
(2)阅读大量资料,积累相关论据,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3)提出论点,进行论证
(4)进行归纳概括,得出结论
课题研究起止时间和进度安排:
2011年12月18日—27日:确定选题范围,拟订论文题目,撰写开题报告。
2012年1月:阅读相关资料,积累写作素材,形成论文思路。
2012年1月18日:上交写作提纲。
2012年2月—3月:形成论文初稿,在教师指导下进行3次修改。
2012年3月29日:修改论文,上交论文。
2012年4月11日:再次修改论文,上交论文。
2012年4月17日:修改论文,上交论文。
2012年5月:确定终稿。
课题研究所需主要设备、仪器及药品:
计算机互联网

外出调研主要单位,访问学者姓名: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
教研室(研究室)评审意见:
____________教研室(研究室)主任(签字)
年月
院(系)审查意见:
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