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守住我们的“根”.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守住我们的“根”.doc

上传人:cjrl214 2019/3/11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守住我们的“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高中语文教材的一点看法安徽省郎溪中学陈文静[内容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材的如何处理一直是困扰广大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本文尝试从对语文教材处理的误区,语文教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处理语文教材这三方面进行阐释。对这一问题的探究,应该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有一定现实意义。[关键词]:教材误区功能整合在语文教学中,教材既是教师教的工具,也是学生学的媒介,但如何合理有效地处理教材一直是困扰广大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一、我们走了多远由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的局限,教材是他们高中学****的主要内容,在日常学****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现下的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对教材处理存在一些误区,大致表现为三种情况。1、“唯教材论”——依照教材和参考书照本宣科我身边的语文教师,不少人这样认为,只要是教材里的文章,就要一篇不落的讲,否则不放心。更有甚者,拿必修课的教学要求去对待选修课,比如拿到《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不管三七二十一,从第一篇《长恨歌》开始,于是从“赏析示例”到“自主赏析”再到“推荐作品”,篇篇带到课堂。这样的教学,老师身心交瘁,学生昏昏欲睡。殊不知老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堂教学要“有所为”且“有所不为”。2、“肢解教材论”——把教材当成高考考点的载体很多高一教师,在经历高三的“历练”后,教学思维尚未走出高考应试的压力,无视高一、高二阶段是学生语文素养养成阶段,而是着眼于考试,将一篇篇课文肢解成许多知识点:一提到诗歌就是景与情,一提到散文就是形与神,一提到小说就是三要素。比如在《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是讲解小说的线索和人物刻画的技巧,而对这篇小说中所塑造的特定环境氛围、人物关系只字不提,更谈不上让学生充分研读,探究交流。这样的语文教学,也许能挣得较高分数,却缺少了语文味。不能不说这是语文教学的悲哀,也是学生个体发展的悲哀。3、“弃教材论”——完全把教材抛置一边这一点,一些教师对选修教材的态度尤为表现明显。他们认为,选修教材有时间就上一点,没时间就不上,就是上也要选择与高考相关的内容来上。更有甚者,仿佛中了高考的“魔咒”,高一年级便立足高考,轻教材,重知识点,从字音、字形入手踏上总复****的漫漫长路,还美名其曰:“这也是一种积累。”这种严重违背教学规律,忽视学生认知规律的做法完全是揠苗助长。只有让学生在文质兼美的文章中进行点滴的熏陶,方能润物无声。二、语文教材有什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来描述高中语文课程的性质: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为此,人教版教材编写者特意将高中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课外读本三部分。必修课程是基础,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语文素养;课外读本是补充,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选修课程是提高,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这套教材的编写可谓守正出新!(一)语文教材的思想情感渗透功能新课标强调对人的尊重。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教书的根本目的是“立人”。所谓的“立人”,就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语文课程在立人上的最大优势就是教材本身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材料。纵观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65篇课文,笔者统计:直接或间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的有《沁园春•长沙》、《烛之武退秦师》、《飞向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