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伸缩缝
1、名词解释
伸缩缝:当建筑物较长时为避免建筑物因热胀冷缩较大而使结构构件产生裂缝所设置的变形缝。
2、需要设缝的情况
①建筑物长度超过一定限度;
②建筑平面复杂,变化较多;
③建筑中结构类型变化较大。
3、设置原则
设置伸缩缝时通常是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或结构变化较大处在垂直方向预留缝隙,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全部断开,分为各自独立的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的部分,基础部分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一般不须断开。
4、缝的间距
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根据不同材料的结构而定,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02)。。
5、缝的构造:伸缩缝宽度一般为20-40mm,通常采用30mm。
6、其他要求
在结构处理上,砖混结构可采用单墙方案,也可采用双墙方案;框架结构可采用双柱双梁方案,也可采用挑梁方案。
墙体伸缩缝构造:
墙体伸缩缝一般做成平缝形式,当墙体厚度在240mm以上时,也可以做成错口缝,企口缝等形式。
外墙变形缝常用于骂死沥青、泡沫塑料斜条、油膏等有弹性的防水材料填缝,缝口用镀锌铁皮,彩色薄钢等材料进行盖缝处理;内墙变形缝一般结合室内装修用木板,各类金属板等盖缝处理。
楼地板伸缩构造:
楼地板伸缩缝的缝内常用骂死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填缝进行密封处理,上铺金属、混凝土或橡塑等活动盖板。其构造处理需满足地面平整、光洁、卫生等使用要求。
顶棚伸缩缝需结合室内装修进行,一般采用金属板、木板或橡塑板等盖缝,盖缝板只能固定于一侧,以保证缝的两侧构件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变形。
屋面伸缩缝构造:
屋顶伸缩缝主要有伸缩缝两侧屋面标高相同处和两侧屋面高低错落处两种位置,当伸缩缝两侧屋面标高相同又为上人屋面时,通常做防水油膏嵌缝,进行泛水处理;为非上人屋面时,则在缝两侧加砌半砖矮墙,分别进行屋面防水和泛水处理,要求同屋顶防水和泛水构造。在矮墙顶上,传统做法用镀锌铁皮盖缝,近年来逐步流行彩色薄钢板、铝板甚至不锈钢皮等盖缝。
沉降缝
1、名词解释
沉降缝:是为了预防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承载力不同或各部分荷载差异较大等原因引起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导致建筑物破坏而设置的变形缝。
2、需要设缝的情况:
①当建筑物建造在不同的地基上,并难以保证均匀沉降时;
②当同一建筑物相邻部分的基础形式、宽度和埋置深度相差较大,易形成不均匀沉降时;
③当同一建筑物相邻部分的高度相差较大(一般为超过10m),荷载相差悬殊或结构形式变化较大等易导致不均匀沉降时;
④当平面形状比较复杂,各部分的连接部位又比较薄弱时;
⑤原由建筑物和新建,扩建的建筑物之间。
3、设置原则:
设置沉降缝是,必须将建筑的基础、墙体、楼层及屋顶等部分全部在垂直方向断开,使各部分形成能各自自由沉降的独立的刚度单元。
4、缝的构造
沉降缝可以兼作伸缩缝、沉降缝的宽度与地基情况及建筑高度有关。
①基础沉降缝的结构处理:沉降缝的基础在应断开,其结构处理有转混结构和框架结构两种情况,砖混结构墙下条形基础通常有双墙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