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控烟教育.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控烟教育.doc

上传人:rjmy2261 2019/3/11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控烟教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学目标:让学生认知抽烟对身体的危害性重难点:引导抽烟的学生要戒烟教学过程:(1)切实认识抽烟的危害性。有人曾做过一些统计:90%的肺癌、75%的肺气肿和25%的冠心病由吸烟所致。全世界每年约有250万人死于吸烟所导致的各种疾病,平均每13秒就有1人。每年由于被动吸烟造成的死亡,在美国有4000~5000人,英国有1000人,加拿大有500人。 1支香烟所含的尼古丁可杀死1只老鼠,20支香烟所含的尼古丁可致人于死命。世界上男性吸烟率最高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如孟加拉国、中国、印度尼西亚、摩洛哥、尼泊尔和泰国。这些国家有70%以上的男人吸烟。男性吸烟率最低的国家都是发达国家,如奥地利、德国、芬兰、新西兰、挪威、瑞典和美国。这些国家中吸烟的男性不到40%。抽烟人的一生,如按每日吸一包7角钱的低档香烟计,一年就要花费255元。若从20岁吸至60岁,就有10220元化作青烟。如将每月的21元存入银行,连本带息,到头来将成为一个万元户。所有上述统计说明,对于戒烟,人们绝不能麻木不仁,必须下决心戒烟。但对不少人来说,为什么又下不了决心呢?这其中的原因自然很多。烟确有他物难以替代的作用。有一幅香烟店的对联说:“醉我非关酒,留宾可代茶。”显示了香烟既方便又惬意的特点。吸烟还可松弛人的神经,交谈可以缓和气氛。在影视和文学作品里,伟人名人及作品主角大都吸烟,生活中有众多的吸烟者,无疑也给欲学吸烟者一种心理支持和影响。其实,只要人们真正认识了吸烟的危害或迫于身体健康的原因,吸烟也是可以戒掉的。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名人都是能下决心戒烟的,这里仅举几例。乾隆很喜欢吸烟,几乎一有空就吸,后来经常咳嗽,请太医治疗。太医说:“皇上的咳,是吸烟伤肺,若要治咳,必须先戒烟。”乾隆很听太医的话,戒了烟,咳嗽也治愈了。马克思一度烟瘾很大,常常一边工作一边吸烟。他曾说过,《资本论》的稿费不够偿付我写作时需用的雪茄烟钱。后来,他得了气管炎,医生禁止他吸烟,他就下决心把烟戒掉了。过去,美国前总统里根抽烟斗,自1985年起,他认为吸烟对身体危险甚大,决定戒了烟。1988年他签署了一项法案,规定香烟盒广告须附载更多的有关吸烟危险的警告。美国正在为在2000年以前建立一个“无人吸烟”的社会而努力。以上说明,只要下决心,烟是能戒掉的。(2)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戒烟措施。烟草并不具有成瘾性和病态的依赖性,仅是一种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习惯或者叫做条件反射,是一种精神心理反应。有的人,戒烟开始时,可能有一种若有所失的感觉,有点心绪不宁,有的稍感精神不振,唾液增多,这主要是条件反射的表现,几天之后就过去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染上了抽烟的习惯。据统计,在大中城市中至少有1/3的15~25岁的青年人吸烟,甚至有些女青年也开始抽烟。怎样劝他们戒烟呢?关键是针对其思想状况,耐心做说服工作。有的抽烟是出于好奇心,以在校中学生为多。他们有着强烈的成人感和成人欲,对于大人们的一举一动有意无意地加以模仿,这是其一。其二是虚荣心,普遍存在于20岁左右的青年工人中,认为不抽烟,怕被人讥为不合群,为了摆“阔绰”,不得不用“牡丹”、“希尔顿”来装门面。其三是时髦感,此种心理以女青年居多,他们以为染得血红的指甲夹着一支又细又长的烟卷,似乎很时髦、新潮。青年人抽烟时间不长,戒烟较容易,只要耐心说服,正确引导,大多数人是会戒掉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