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转变教师角色 促进和谐生成.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转变教师角色 促进和谐生成.doc

上传人:wxc6688 2019/3/11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转变教师角色 促进和谐生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转变教师角色    促进和谐生成新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新课程标准》提出“课堂教学有预设的一面,也有生成的一面。”“生成”的课堂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动态和思维过程,及时地汲取学生传输的信息,迅速地“筛选、触发、拔动”,使信息转化为师生共同的营养,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促进新的生成,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以促进和谐的生成呢?   一、宽容的倾听者   课堂教学离不开交流,交流离不开倾听。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教师或是因为担心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或是因为不相信学生,总是会迫不及待地打断孩子的话语与思想,使课堂交流敷衍了事。这样的交流只有命令与服从,只有授予与接受,没有宽容,没有平等。有一首儿童创作的诗值得我们深思:“对任何人来说,大人从来认为我们是孩子气,没有人能进入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内心的墙有二十一英尺高,而大人的梯子只有十英尺高。”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上,教师怎能不呢?学生常常会有意无意地跳出教师课前的预设,给予我们一些毫无准备的意外。此时,教师应该学会关注学生的内心需要、兴趣和思想,学会宽容地倾听,在亲和对话中捕捉住学生的“灵光一现”,拥抱一份份意外的惊喜。例如,在教学《月光曲》时,当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知道贝多芬被盲姑娘虽然家境贫寒,但依然热爱音乐而且体贴、懂事感动了,情不自禁地走进去为她弹奏了刚才的曲子,引出了“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终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哪!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这段话后,请学生提出疑问。很自然,学生提出了“贝多芬为什么没有回答?贝多芬为什么要再给姑娘弹一曲?”等问题,这是本课时中预设的。在准备研究时我又****惯性地问学生:“还有其他问题吗?”不料,一学生提出:“老师,课文中贝多芬和盲姑娘讲话时为什么用上一个‘您’字呢?”我听后意外地一怔,先请这位学生作了简单的陈述,然后迅速板书一个“您”,引导学生探讨。学生通过讨论得出:“贝多芬认为盲姑娘热爱音乐的精神可贵,佩服盲姑娘音乐水平高超,更是被盲姑娘兄妹互相关心、体谅的兄妹之情感动了,所以尊称盲姑娘为‘您’。”短短几分钟的讨论过程中,我的宽容使学生展示了自己的思维过程,我的倾听促使学生的思想在“对话中生成”。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而且突破本课学****的重点,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真诚的赏识者   新课程的实施不仅要求我们做宽容的倾听者,更要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赏识学生既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学****过程中表现出的优良行为,还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们:“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的愿望。”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师应该成为每个学生的赏识者,充分相信学生,释放学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在学****过程中的优良行为,进行更多体现人文关怀的细致具体的即时评价,促进和谐的课堂生成。   如在教学《月光曲》一课时,在引导学生读懂了兄妹俩的对话后,我这样引导学生:“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