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关于青原区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供参习.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青原区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供参习.doc

上传人:在水一方 2019/3/12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青原区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供参习.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青原区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标志着中国第二次农村变革的序幕正式拉开。青原作为吉安市中心城区,又是农业区,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未来发展既面临很多机遇,也存在诸多挑战,有很多有待破解的难题,必须在建设新农村的工作进程中做出理性的思考、正确的决策、以务实的作风,务求现实的成果。本文就统计调查所掌握的信息资料,对我区新农村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效,面临的难点和问题进行阐述和剖析,对如何加快推进青原新农村建设提出对策思考。供参考。青原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状况建区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有效地推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面貌的改善,使农村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新农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在党中央制定“多予少取放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鼓舞和指导下,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继续保持了上年的增长势头,一举扭转“十五”前三年低幅下降的局面。粮食生产实现超常性的恢复增长,2004年以来粮食连续两年增产,增产总量超过4万吨,2005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达到11万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较大程度的恢复,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通过抓优势产业带建设,种养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主导产品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优质农产品比重进一步提高。2005年优质稻占水稻总面积的95%,%,水果产量、生猪、家禽、水产品产量均有所增长。2005年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2200亩,,形成了以蔬菜生产、花卉苗木为主导产业的农业生产格局。二、农民增收走出低迷几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在减免农业税的基础上,推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三大政策,大幅增加了农民的转移性收入。稻谷最低收购保护价格政策,引导粮食价格合理回升,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2005年,全免了农业税,结束了历代历年皇粮国税的历史。近两年,全区共减免农业税716万余元,共发放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资金1227万余元,农民人均获益124元。在多种政策合力下,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据抽样调查,%,是建区以来增长速度最高的一年,%的增长,达到人均纯收入3035元,农民收入增长多年低速徘徊的局面得以改变,出现了少有的好势头。“十五”期间,%,绝对额人均增加1251元,工资性(劳务)收入和种养业收入增收最为突出。三、基础建设进展明显一是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五年来,全区多渠道筹措农田水利建设资金6422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046万元,新修小山塘水库92座,除险加固小(二)型以上水库26座,除险加固千亩以上圩堤19处,新增抗旱井600余眼,,。一批病险水库得到整治,有效地支持了农业生产稳定增长;二是加大了农村公路建设力度。五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