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中外历史阶段特征1、中外历史先秦阶段特征政治:①西周实行分封制。通过春秋争霸,王室衰微,战国新兴地主阶级手进行自上而下的变法,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逐步建立。②大国争霸,战争频繁,社会由分裂走向统一。经济:①生产力:铁器和牛耕的使用。②井田制逐渐崩溃,封建生产关系萌生。③战国时期:一些国家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思想文化::百家争鸣2、:雅典民主政治的产生与发展,从梭伦改革(BC594年开始)——克里斯提尼改革(BC509年开始)——伯利克里执政(BC443——BC429),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BC450年古罗马颁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雅典的商品经济发展,海外贸易发达。: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的兴起,以智者学派(BC5世纪)和苏格拉底(BC469——BC399)的思想主张为代表。3、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政治:建立和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经济: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初步发展,重农抑商政策进一步强化思想文化:统治者加强了思想控制,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4、魏晋南北朝阶段特征总体特征: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民族大融合。:国家分裂,政权更替频繁,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北方经济发展缓慢,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商品经济水平较低,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佛教、道教兴盛,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5、隋唐阶段特征总体特征:政治统一、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中外交流频繁。:国家统一、政治清明,创立了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走向成熟。但是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中央集权制遭到破坏。科举制度的实行,保证了人才选拔制度的公平、公正,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实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曲辕犁出现,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对外贸易兴盛。:出现”三教合一”局面;雕版印刷术发明;楷书、草书、行书流行,唐诗更是繁荣。: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6、宋元时期的阶段特征总体特征: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北宋中央设二府三司,地方通过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来加强中央集权;中央集权取得了对地方分权斗争的绝对胜利。元朝中央实行中书一省制,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北宋时期,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坊市制被打破;南宋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海外贸易发达。纸币出现。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理学兴起,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对欧洲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文学艺术多元化、世俗化、市民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国的四大发明在此期间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7、明朝时期的阶段特征总体特征: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