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微博研究报告新浪微博用户研究调查报告关于新浪微博用户研究的调查问卷结果分析调查研究目的:微博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理解微博用户的行为特征,对于优化微博客户端,探索更深层用户上具有重要意义。该用户研究的目的就在于了解新浪微博用户的使用微博的目的,以及使用微博的习惯,帮助开发人员设计出更符合用户习惯的客户端,另一方面也使用户体验更人性化。调查方法:该用户研究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方法。问卷以电子问卷的形式,在网络上发放,目标人群不仅限于大学生活年轻人,还包括已经工作的成年人和中年人。样本总数为200,男女比例为1:1,有效样本数:127,也就是说200个样本中,有127位是新浪微博的用户。统计结果及分析:(来自::微博研究报告)?您的性别:[单选题]分析:从性别方面来看,新浪微博的大多数用户为女性,其中一种可能的原因是女性用户在絮絮叨叨方面的需求比男性高,另一方面可能女性比较喜欢把自己的各种情绪表达出来,与好友分享。从这个结果分析来看,既然女性的用户要多于男性,那么开发人员应该尽量让该客户端的个性界面更贴合大多数女性的爱好,当然也应该有符合男性喜好的个性化界面。?您的年龄是:[单选题]分析:从年龄段来看,由于微博的出现是在2006年以后,而且博客和微博的诞生中间相差十年左右的时间,所以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更加青睐这些跟随时代潮流的互联网产品,另外,30-45岁的成年人也有一部分有使用新浪微博的习惯。但是年龄再大一些的中年人使用的比例及比较低。如果想要挖掘更深层次的用户,可以将目标锁定为40岁以上人群,因为他们对移动互联网接触和了解还是比较多的,所以要使用这个软件的前提只需要有兴趣,所以进一步的用户研究可以针对一个年龄段的人,了解他们的性格偏好并做针对性的开发。?您的职业是:[单选题]分析:学生、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人员,也就是工作时间弹性较大的人是微博的主流用户群,学生属于年轻用户,对新兴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也比较爱追求时尚,所以他们使用微博手机客户端的需求比例也较大。而工作时间弹性较大的人,在工作之余选择放松的一种方式就是上微博,因为他们一般有相应的经济基础,并且有较多的闲暇时间。分析:在使用微博的用户当中,有不到一半的人会每天都登录微博,而在这57个人中,也有将近一半的人时不时就会刷新微博消息,而且其中有的用户刷新的频率可能很高。就微博的发展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消息在通过微博传播,越来越多的机构和组织也通过微博来与不同类的人群互动,所以如今用户每天可能登陆微博的次数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所以如果作为开发者来说,应该着重去研究怎样提供更全面的微博服务,将微博服务贯穿到一些用户的日常生活中,也就是说,给用户提供更多样的服务。分析:在众多的用户行为中,居前三位的分别是“记录自己的生活琐碎、心情状态”,“发布自己的图片”,“转发他人的微博”。微博在自我媒体、人际传播上的作用发挥的比较充分。而用户使用新浪微博的动机,包括自我层面的:情绪抒发、自我记录、自我展示,以及社交层面的:寻求兴趣相投的同伴、期待互动、拓展人脉,也包括社会层面的:获取新知和乐趣。而众多用户使用微博的目的最多的是获取新闻资讯,开发人员应该把研究重点放在如何使非微博用户也通过微博平台获取新知,例如将新闻功能做得更精致更方便。?您最喜欢的新浪微博的功能是:[多选题]分析:在以上列出的这些微博功能中,热门微博和热门话题无疑成为大多数用户亲睐的功能,这是新浪微博不同于其他SNS网站的一个功能,用户能从中获取最近大多数人群都在关注的热门事件,了解相关新闻的最新信息。而其他的功能在其他应用软件中都有体现,例如私信,相当于是微信功能,评论功能也不是微博独有的。微博的研究人员要有所突破,应该在微博的特色功能上做文章。总结:新浪微博虽然也已经是比较成熟的微博客平台,它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它顺应了许多流行的技术趋势,包括移动通讯设备、社会化网络和病毒传播。但是用户研究、引导和深层应用方面,仍然是可以继续挖掘的。篇二:未来资产:《新浪微博研究报告》未来资产发布《新浪微博研究报告》此篇报告由未来资产互联网分析师EricWen与VincenSun合作完成。前言:这份报告是对新浪微博的全方位解读。新浪目前已经在微博领域赢得先发优势,在用户数量上正试图与腾讯相抗衡,不过在公司营收上,其最大竞争对手是百度。我们给予新浪微博20亿美元估值,并认为其将挑战腾讯在社交应用领域的霸权。腾讯在规模上有优势,但是新浪在影响力上占了上风。与此同时,我们维持新浪“持有”评级,但是将其目标价上调最高至80美元。在中国新一轮SNS爆发期,我们认为腾讯将在营收上领先于新浪。摘要:不到一年时间,已经有14%的中国互联网用户使用微博,其中新浪的市场份额接近87%,腾讯接近8%(附1);新浪目前正遭到腾讯全产品线的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