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期铜中期行情分析报告(11月).doc

格式:doc   大小:68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期铜中期行情分析报告(11月).doc

上传人:1723063821 2019/3/14 文件大小:68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期铜中期行情分析报告(11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期铜中期行情分析报告(11月)2005初,当人们惊叹国际铜价在过去一年里的巨大涨幅时,几乎没人会想到这还仅仅是个开头,想到铜价能涨到4200美元/吨以上。因为人们通过分析认为国际铜供需格局将逐渐从紧张转为基本平衡,供给增长的幅度会赶上并且超过需求增速,而且随着价格不断上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需求开始下降,北美和日本刚刚出现的需求增长的势头正受到抑制,只是中国的需求还在高速增长。随着各主产国铜产量不断增加,众多研究机构预计2005年铜供需缺口将不断减少直至消失,而后会出现供给过剩的局面,从而迫使铜价回归。但是由于受到投机势力的操控、不断发生的罢工事件以及原油价格创出历史新高后铜等有色金属被看作规避通胀风险工具等等原因的影响,国际铜价在2005年不但没踏上回归之路,反而越走越高,至11月末,LME3月铜价已经突破4200美元,从技术上看,涨势依然强劲,但是基本面却无法支撑这样的高价,供需局面的逐步好转反而对铜价产生了巨大的压力。那么,铜价在今后2个月的时间里将如何走?我们认为,目前铜市场里充斥着大量的利空因素,如供需形势逐步好转、现货升水基本维持在180-200美元以下、美元走强、全球经济出现疲态、精炼费维持高位(暗示铜精矿的供给充足)、对精炼设备投入增加、CFTC公布的数据显示基金净多头持仓一直在10000张以下波动,而利多因素却寥寥无几,现在只有对中国需求依然强劲的预期和偶尔出现的罢工事件成为作多理由,所以,即使近期铜价因中国国储事件再次反弹至记录高点附近且维持振荡走势,但是随着国储事件的逐步明朗和解决,铜价将完成牛熊转换,步入回归之途。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目前这些因素的影响结果。以期对投资者具体操作有所帮助。一、全球供求格局偏暖,铜价高位承压。1、2005年,全球精铜市场已经摆脱供给严重短缺局面,供求缺口正在逐步减少。中国铜产量大幅增加。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在最近的月报中称,今年1-,,经季节因素调整後,供应缺口为6万吨,,,,“初步预估显示,温和过剩将持续至2007年.”同时,中国铜产量正在逐渐增加,中国铜需求的对外依存度也在不断降低,中国目前在建、拟建铜冶炼项目总能力205万吨,预计2007年底将形成370万吨,这更预示着中国未来铜自给能力将逐步提高。2、在中国,对现货铜需求增长放缓由于铜价处于高位,今年中国铜需求增长9%,为360万吨。铜缺口将比去年减少5万吨,国内铜的消费领域主要是电力行业,建筑行业,空调制冷行业和汽车行业。这些行业不同程度受到了高铜价的影响。高铜价对家用电器行业的影响就大一些,该行业是第二消费大户,比如冰箱和空调生产企业很难把成本增长转嫁到消费者的头上。高铜价也波及到房地产行业,包括管,线和装饰材料,由于替代材料的成本优势正在逐步体现,所以影响将越来越大。3、中国进口目前,作为世界第一铜消费国,中国的进口正在逐渐失去动力,进口量与去年宏观调控后的进口水平相当。由于近期国内外铜价的价差继续拉大,使得进口铜的亏损加大,进口量也在不断萎缩,国内铜价的疲软一方面是高铜价引发的消费方购买不积极,更主要的是中国国储近期的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