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古诗文鉴赏古诗文鉴赏一、从内容方面理解 弄懂作品的表层含义⑴明白词语的含义①用典②修辞手法⑵理解句子结构(调整语序)进一步理解深层含义⑴诗句的语境义①对上下文有关的词语联系起来理解②联系作者所写事件的背景⑵诗句的意境义首先,分析作品所叙述的事、所写的背景、然后再脑海中形成画面,根据画面理解作者的感情。其次,把握感情基调。①把握诗的体裁感情基调②理解具体内容③有些题目往往照应,绝句的前两句或律诗的前四句特别注意:①注意一些咏物诗,要联系有关背景,思索它是否是借物咏怀或托物言志的作品②由注释小序破解内容③从作者背景联想④从褒贬别辨别倾向⑤从诗眼领悟主旨(诗中诗眼多是动词、形容词、副词)⑥从意象把握情感冷色→悲伤暖色→喜悦⑦从意境洞察心胸(意境指由情、景、意、言形成的艺术境界)二、从艺术角度欣赏人物形象1、鉴赏诗歌中的形象景物形象动作形象⑴人物形象;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作品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鉴赏依据环境(自然、社会)情节人物身份性格鉴赏角度人物思想感情作者对所写的人物的态度⑵景物形象;客观事物在作品中的反映鉴赏依据;景物的自然属性鉴赏角度;景物形象的社会属性⑶动作形象;通过对动作进行描摹刻画,借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三、鉴赏文学形象的方法把握外在形象后边所说的言外之音通过再找形象,填补形象空白拨开意象的迷雾,领悟言外的诗情(意象是渗透着诗人的情感的客观物象,它既是意的物象化也是情景交融的形象)四、理解诗词中语言的变形词性的改变形容词→动词名词→动词语序颠倒五、领会重点词的意蕴名词一些意象名词由于意象的独特性或代表性,可以通过他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尤其是多个名词连用时意象的组合会营造一定的意境。动词一首诗是由一些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词,主要是动态的意象动词。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声、光、色等方面点出形象特点。数量词在渲染气氛,描景状物表达情意说明事理非常重要。虚词虚词在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起到疏通文意、呼应开头、悠扬委婉、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劲等美的效果。六、把握作品的语言风格豪迈雄奇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精深的意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达积极向上的感情。沈郁顿挫笔调苍老遒劲。所描绘的得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的色彩和悲剧气氛,同时有相应的格律和铿锵的音律相配。悲壮慷慨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之于世、惑时、伤乱、忧。朴素自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辞藻华丽,显现于质朴无华的特点,但是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婉约细腻具有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如抽丝。含蓄委婉既含有深意藏而不露,不把意思直接说出,而是藏在与本意看似无关的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联想思而得之。清新明丽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入大雨过后的青青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的水珠。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基调或趣味。生动形象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绚丽飘逸色彩缤纷、景象绚丽、变幻莫测即用华丽的辞藻、多样的修辞神奇的想象进行细致生动的描绘。特别提醒:著名诗人的语言风格陶渊明朴素自然白居易通俗易懂杜甫沉郁顿挫李白豪迈飘逸王昌龄雄健高昂温庭筠绚丽香艳李商隐朦胧隐晦杜牧清健俊爽王维诗画一体李清照缠绵悱恻辛弃疾慷慨悲壮高适悲壮苍凉陆游悲壮豪放苏轼豪放旷达七、表达技巧作者的观察和描写角度1、描写把握和分析景物描写的表现手法理解和辨析描写景物的修辞手法以人烘托人烘托以物托物以物托人通过通过乙物来烘托甲物,使甲物的特点更加突出,是侧面描写的一种。渲染东归环境场景或人物的行为或心理等细节的描写可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它主要从侧面描写对象。衬托把事物进行比较,从而突出另一事物的特征,衬托出所列举事物间有主有次,并非平等并列关系。正衬;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反衬:用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照。工笔是对事物注重局部实物细节描写,对其进行精雕细刻、浓墨重彩的描写。白描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简洁明了的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采用白描手法写的诗歌,看似平淡,细细品味去意味深长。铺排对事物的特点不厌其烦的多角度进行铺排陈述。比兴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所谓兴,就是在世的开头先言他物,而引出后面的正文。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有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曲笔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书其事的写法。动静结合动静这对矛盾,在诗歌中常表现为相反相成、相互转化、对立统一。抑扬结合对要褒的人或物先写其不足,对要贬的人或物先写其长处,这种手法就是抑扬,无论哪种都是要突出后者。虚实结合实写是指对事物进行进行直接的正面描写,虚写是指侧面交代或烘托性的叙述和描写。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