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武汉市第五医院安全管理制度.doc

格式:doc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武汉市第五医院安全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经管专家 2011/10/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武汉市第五医院安全管理制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武汉市第五医院安全管理制度
腕带佩戴流程
一、对住院病人应佩戴腕带,对病人身份进行随身快速识别。
二、正确填写腕带内容:病区、姓名、年龄、床号、住院号、药物阳性、性别、诊断等信息。
三、医务人员为患者佩戴腕带标识:告知患者住院期间请不要离开医院或随意取下腕带。
红色手术科室患者
蓝色非手术科室患者
四、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除按常规核对病人外,必须核对病人腕带以确定身份。
五、住院期间,医务人员经常检查腕带,以确保腕带信息清晰、完整,易于辩认。并告知病人不能随意取下丢失。
六、住院期间,医务人员应经常检查佩戴部位皮肤是否完整,有无擦伤,手部血运是否良好。
七、出院时,医务人员才将佩带标识除去,动作轻柔,以免损伤病人;病人死亡,标识腕带应保留在尸体上。
腕带识别制度
采用给病人佩戴腕带的方法,是针对住院病人一种安全措施,是对病人身份进行准确而可靠的标记和识别,也是对医院整个医疗活动的基本要求。
1、当病人被收治住院时,使用病人标识腕带对病人身份进行24小时随身标识。标识应记载病人姓名、病人编号等重要信息,并保证对病人身份能进行准确快速识别。病人腕带标识必须不怕水及酒精擦拭。
2、在采取各种治疗操作前,包括发送药品、输液、输血、样本采集、手术、转送病人到其它科室、进行尸体解剖等,必须核对病人标识腕带以确定病人身份。除特殊情况外,对标识信息无法辨别或标识丢失的病人不能进行任何处理,必须首先确定病人身份并更换标识腕带。
3、在病人住院治疗期间,值班、护理和工作人员应经常检查病人腕带,确保病人随身佩带,确保病人标识腕带上记载的信息足够清晰并可以辨认。
4、当且仅当病人出院时,医护人员才能将病人佩带的标识腕带除去。如果病人在医院死亡,应让标识腕带保留在尸体上。
压疮的防范措施及认定报告制度
压疮的防范措施
一、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1)定时翻身,间歇性解除局部组织承受的压力。
(2)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
(3)正确使用石膏、绷带及夹板固定。
二、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
三、保护患者皮肤。
四、促进皮肤血液循环。
五、增进全身营养。
六、健康教育。
压疮的认定报告制度(分期与临床分期)
一、I期:瘀血红润期,此期为压疮初期。皮肤出现红、肿、热、痛或麻木,解除压力30分钟后,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此期皮肤的完整性未破坏,为可逆性改变。
二、Ⅱ期:炎性浸润期,皮肤的表皮层、真皮层或两者发生损伤或坏死。受压部位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常有水疱形成,极易破溃。患者有疼痛感。
三、Ⅲ期:浅度溃疡期,全层皮肤破坏,可深及皮下组织和深层组织。表皮水疱逐渐扩大、破溃,真皮层疮面有黄色渗出液,感染后表面有脓液覆盖,致使浅层组织坏死,形成溃疡。疼痛感加重。
四、Ⅳ期:坏死溃疡期,为压疮严重期。坏死组织侵入真皮下层和肌肉层,感染可向周边及深部扩展,可深达骨面。脓液较多,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严重者细菌人血易引起脓毒败血症,造成全身感染,危及生命。
压疮管理制度
1、发现皮肤压疮,无论是院内还是院外带来的,均要及时上报登记。24小时内通知护理部、科护士长,由质控员到科室督导核查。
2、填写皮肤高危压疮报告卡,在“皮肤情况”栏中说明皮肤压疮的程度、面积,并注明是院外带入或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