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兴发乡民族村扶贫工作调研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3,081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兴发乡民族村扶贫工作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镜花流水 2019/3/14 文件大小:3.0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兴发乡民族村扶贫工作调研报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兴发乡民族村扶贫工作调研报告(兴发乡扶贫工作站曾仁勇)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经济薄弱村和贫困农户的帮扶工作,找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采取新的应对举措,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下面,我将在兴发乡镇民族村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及原因分析(一)基本情况民族村位于兴发乡东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3公里,平均海拔1900米以上,居住着苗、汉、彝三种民族,其中少数民族1596人,以苗族为主,占80%以上,是兴发乡苗族最多的一个村。辖马路、包包、落水、青杠、大麦、半坡等6个村民组,共422户1935人,其中:落水组99户(茅草、无房69户)、马路114(茅草房无房90)户、青杠48户(茅草房无房27户)、大麦42户(茅草房无房22户)、包包83户(茅草房无房60户)半坡36(茅草房无房9户),贫困人口465人,低收入人口990人,分别占总人口的24%和51%;贫困面极大,属于一类重点贫困村。耕地面积1711亩,牧草面积1900亩,林地面积8030亩,人均粮207公斤,,村内土地贫瘠,粮食作物以玉米、洋芋、荞子为主,亩产量低;整体交通便利,局部交通团塞,农户住房条件差,总体上以茅草房为主,截止2007年12月20日,全村有277户茅草房或无房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狭小。人们经济收入少,生活水平低,大多数人口处于生存线和温饱线之间。村民勤劳,民风纯朴,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迫切,但因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制约,全村社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二),文化水平落后,小农经济意识根深蒂固,多年来养成了自给自足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加之观念传统保守,经济文化发展迟缓。图一:,出入民族村的道路,都是土路和沙石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满路泥泞。且年久失修,通行较困难,严重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及项目投资。。该村地势海拔高,土地贫瘠,农业生产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水平。而且,农业结构不合理。政府虽然积极帮助和引导农民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但由于不少农户缺少技术、资金、经验等,很难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无法形成规模效应。部分农民观念陈旧,见识窄,市场意识不强,对新技术、新生事物接受慢,固守低效益的传统种植业,不愿向畜产品、水产品、蔬菜、花卉等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的高效农产品转型。,稳定性差。贫困农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仅是农业,很多农民连家人糊口问题都无力解决,吃了上顿饿下顿,青黄不接现象严重。。一是有线电视及电话发展缓慢,农民信息闭塞,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二是农村办学条件差,校舍标准低,师资力量薄弱,阻碍农民文化素质提高。三是卫生医疗条件差,村卫生室设备简陋、无专业医疗人员,无法解放农民就近看病的难题。。集体办事要开支,“无钱”严重制约着该村经济的发展。二、因地制宜,探寻脱贫新思路图二:充分发挥当地林木资源优势(1)消除“等靠要”思想,激发贫困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精神扶贫,激活农民的潜在发展动力,帮助农民转变落后观念,转换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树立自强自立观念、自力更生观念、市场经济观念、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