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文学史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文学史论文.doc

上传人:镜花流水 2019/3/14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文学史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析“十七年小说”和“革命样板戏”具有某种审美价值的原因-----以《林海雪原》、《创业史》和《智取威虎山》为例[内容摘要]十七年小说和革命样板戏是以唱诵歌为主流的红色经典,通过塑造高大全的英雄形象歌颂中国共产党,是为政治服务的高度政治化的文艺生产的产物。它们具有统一的一般审美模式,有一个共同的单调的色彩—红色。然而,这些红色经典作品虽然有很强的政治性,但是艺术美感也很强。十七年小说中有很多可读性很强,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作品,比如《林海雪原》、《创业史》;革命样板戏虽然比较机械化,极左色彩浓重,但某些剧目仍有很强的观赏性,艺术趣味性大于主题思想,它们具有某种程度的审美价值。那么为什么作为高度政治化的文艺生产的产物,十七年小说和革命样板戏在当时以至现在仍会具有某种程度的审美价值呢?下面我将以十七年小说《林海雪原》、《创业史》和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为例,从其艺术价值层面分析其中的原因。[关键词]十七年小说革命样板戏审美价值原因一、突破模式化的独特艺术--十七年小说十七年文学时期是文学独白时期,比较单一,十七年的小说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仍有值得称赞的地方。众多红色经典中《林海雪原》具有传奇性,可读性强。带有很强政治性的小说《林海雪原》,描写了一支智勇精悍的小分队剿灭东北土匪的斗争,一场特殊军队所进行的一场特殊战斗,利用民族文学的传奇因素表现战争。由于作家深受古典小说和民间故事的影响,使《林海雪原》具有了鲜明、独特的风格。小说在浪漫传奇的审美趣味上统一了战争题材小说的一般艺术特点,使原来较为刻板、僵硬的创作模式融化在民间的趣味下。小说在描写小分队战士英雄性格,塑造其英雄形象时,既注意到了所谓的“阶级本质”等程式,但在人物性格配置上又明显受到民间传统小说“五虎将”模式的影响;在结构上,既注意运用“两军对垒”的模式,突现双方的强烈对比,还注意通过紧张惊险、曲折多变的情节,以增强了作品的传奇色彩和可读性;小说还始终洋溢着强烈的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基调。革命英雄传奇小说《林海雪原》是“红色经典”中可读性很强的一部,这和它运用了两个神话传说和大量的民谣、山歌和小调有关。民谣和神话使叙述的对象形象化、浪漫化,对渲染气氛、制造悬念、塑造人物形象、描绘环境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构成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叙事进程的推动力。十七年文学观念中,“为政治服务”是主流思想,创作主体对生活的感受和想象及个性的表达隐退、衰微了。尤其是想象力受到题材、主题的双重制约和束缚。而《林海雪原》在遵循主流规范的同时,又以民谣和神话构筑了一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本,革命想象和神话想象都得到了展开和融洽的表达。《林海雪原》具有鲜明而浓烈的民族特色,受到古代侠义小说和英雄传奇小说的影响,用通俗文学的手法表现高尚政治主题,显现了古代侠义精神,展示了现代革命英雄的传奇人生,同时也在借鉴的前提下进行了不少创新与改造。《林海雪原》的人物思想中有侠义精神,他们剿匪行动本身就带着侠客除暴安良的性质,然而,少剑波,杨子荣等小分队战士在行为方式、气质性格方面还明显出古代英雄的特质。英雄和侠客是两类不同的人物形象,侠客以维护正义的信念著称,而英雄注重行动的豪迈,不关乎思想取向,但英雄往往有侠义之心,侠客又常常做出英雄之事,《林海雪原》就成功地将侠客与英雄集结在小分队战士身上,塑造出神态各异的革命英雄典型。《林海雪原》虽是一